
按照《新唐书》的记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她的美丽和优雅深深吸引了松赞干布,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公主的喜悦之情,甚至为她建城以流传后世。
藏经中也有着关于第31代藏王囊日松赞的故事,他被篡位的公女所害。那时,年仅13岁的松赞干布王子肩负着临危受命的重要任务。为了延续先父的遗愿以及弘扬吐蕃的兴国之志,他首先将都城迁至拉萨,并在红山上建造了扎西赞果宫,也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
松赞干布以及他之后的几位吐蕃国王,通过不懈的努力,大大增强了吐蕃的实力。一度,他们甚至能够与唐朝相抗衡,并与其发生过数次军事冲突。
在8世纪的时候,这座辉煌的宫殿不幸因闪电引发的天火而毁损。当时吐蕃王朝内乱频仍,王公贵族之间争斗不断,布达拉宫的修缮被搁置无人问津。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宫殿的废墟最终消失,只留下大昭寺壁画上少量关于宫殿的信息。不过幸运的是,松赞干布早年修行的达摩洞以及建在洞上的圣观音堂因较为隐蔽而得以保存。
若要参观布达拉宫,游客需遵守藏传佛教的所有禁忌。例如,不可戴帽子、拍照(仅在宫外可以拍一些户外照片),不可踩门槛等。游客需在一小时内完成参观,不可在宫殿内任何地方停留。游览结束后,游客可从布达拉宫的西门出来,然后穿越后方的山坡,来到布达拉宫的正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