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类一直是营养专家推崇的健康食材,它们作为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对大脑和眼睛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鱼油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享有盛誉。
享受鱼肉美味的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关于鱼的常识和误区。
关于鱼的误解
由于鱼的受欢迎程度,一些关于鱼的谣言也应运而生。例如,有关鱼头的安全性问题,很多人担心鱼头不能食用,认为此处容易积聚污染物质或毒素。实际上,鱼所受污染程度与其生长周期、体型和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对于鱼脑、鱼皮、鱼籽等富含脂肪的部位,确实可能含有较多污染物,但在一条鱼中这些部位所占比例较小,不会造成中毒效果。
对于选择鱼的大小,并非越大越好。过于大型的鱼可能年龄较大、肉质较粗糙。建议选择个头适中的鱼,比如“八分大”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野生鱼和养殖鱼的选择也备受关注。野生鱼生长周期长、口感鲜美,但其安全性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养殖鱼在科学的操作和管理下,安全性较高,口感也不差。建议在正规市场或商场购买鱼类,以确保安全放心。
挑选鱼的小技巧
在挑选鱼时,可以通过闻味道、看鱼眼、看鱼鳃、看背部肌肉等方式来判断鱼的新鲜程度。现杀的活鱼可以先放冰箱冷藏2小时,经历排酸过程再烹饪。
鱼的部分部位介绍
鱼鳞这一常被忽略的部分其实是个宝贝。鱼鳞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能增强大脑记忆力、延缓细胞衰老。鱼鳞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胆固醇代谢,调节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鱼鳞中还含有较多的钙、磷等微量矿物质,对预防小儿佝偻和老人骨质疏松有好处。可以将鱼鳞制成鱼鳞冻,作为一道美味佳肴。
需要特别注意的部位
尽管鱼鳞可以吃,但鱼胆是绝对不能食用的。鱼胆中含有剧毒的胆酸、氢氰酸等有毒化合物,成年人只需几克胆汁就能导致中毒。不管生吃、熟吃还是泡酒,这些有毒成分都不会被。除了鱼胆外,有些种类的鱼胆是无毒的,比如乌鱼和鲶鱼的胆就可以放心食用。在处理鱼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以及鲫鱼等容易带有汁的鱼类。如果不慎鱼胆一定要充分清洗干净,避免接触到有毒。对于性疾病患者以及正在服用某些物的人群也应注意谨慎食用鱼类食品以避免潜在风险。最后提醒大家注意食品安全关注官方健康资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