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大力推进校园的整体提升,郑山街道在前期聚焦于打造校园卫生环境的基础上,现在转向挖掘校园软实力。学校积极激发师生的潜能,加快校园文化的建设,实现了主体和谐联动,奏响了校园文化发展的华丽乐章。目前,街道已经成立了六个读书团体,建立了二十多个文化长廊和读书角,并举办了十五场文体活动。
街道强调,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以教师文化示范为重中之重,发挥引领作用。各学校鼓励教师从读书陶冶开始,创新形式开展读书学习。围绕教学教研、古典史籍和书画等内容,建立了诸如每周一刊、每月一书、每天一页读书笔记等学习机制,并定期举办读书交流和知识竞赛活动。结合校园节庆文体活动,中小学的教师们被鼓励根据自身的专长和喜好参加学校的活动,如“六一校园艺术节”和“庆元旦文艺汇演”等,充分展示教师的才华,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让他们亲身体验校园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为了将教育活动融入文化活动中,各学校还根据实际课业情况,设立新课改园地,让教师们分享教学故事和教学反思,通过教后记、案例反思等方式落实交流内容。通过举办教师论坛、班论坛,建立网络探究平台,形成争鸣氛围,促进教学与文化品味的共同提高。
在文化建设中,学生无疑是主角。各学校积极创造活动载体,以养成教育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实施“五个一”活动(即改掉一种不良习惯、捡起一片废纸、学习一句礼貌用语、为他人做一件好事、读一本有教育意义的好书),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感恩意识。各学校以构建书香校园为契机,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点燃学生的读书激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提高学生的集体和团结意识,学校还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宣誓、课前一首歌、拔河比赛等,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团队力量。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亮点,郑山街道指导各校园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和完善各项文化建设细则和考评规范。建立校园文化定期交流探访制度,促进经验和典范的共享。各学校还根据自身自然和人文环境,打造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化印记。师生们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如房舍命名、校徽设计等,为校园注入浓厚的文化内涵。如今,街道已经形成了二十多个特色鲜明的校园、班级或文化团体,总结出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和思路也超过了十项,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文化氛围的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