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夜一点,我正窝在沙发上追剧,突然手机剧烈震动起来。屏幕亮起的一刹那,我对着连续弹出的十二条六十秒语音惊呆了。备注上醒目地写着“表姐(大姑家)”,面对这样的阵仗,我的第一反应是想要直接关掉手机假装死了算了。
我的表姐只比我大三岁,她在老家做微商。虽然我们平时不常联系,但每次她联系我总让我感到压力山大。上次她发来一连串的语音,全都是关于推销减肥产品的,从成分到效果,从明星代言到用户反馈,听得我头疼不已。最后实在是不好意思拒绝,我买了一盒酵素梅,结果闹了两天肚子。
犹豫再三,我还是勇气点开了第一条语音。表姐兴奋的声音立刻充满了整个房间:“小妹!你睡了吗?我跟你说个超级好的消息!”我赶快把音量调低,生怕吵醒了隔壁的邻居。“姐现在跟一个很厉害的团队一起在做新项目,只要投资五千块,三个月就能回本,半年内买车买房都不是问题……”听到这里,我默默地按下了暂停键。
看着剩下的十一条语音,我陷入了纠结。不听的话,怕表姐觉得我不给面子;听的话,又实在不想再被推销。于是我决定采用一种“战术性回复”,回了一条消息:“表姐,我还在加班呢,明天听你说吧!”本以为能暂时躲过一劫,没想到她立刻回应了一条语音:“哎呀!这么辛苦啊!正好姐的这个项目特别适合你,时间自由还能赚大钱……”
那个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都是表姐那激情澎湃的声音。第二天早上刚睁开眼,手机又响了,还是表姐打来的语音电话。接通后,她像连珠炮一样说:“小妹,你昨天没听完吧?姐再给你详细说说……”我只能硬着头皮听了几分钟,然后找了个借口说要赶时间,匆匆挂断了电话。
之后,我特意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上文字:“深夜慎发长语音,友谊才能长长久久。”表姐似乎看懂了我的暗示,再也没有给我发过推销的语音。但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她总会发来消息:“小妹,姐的产品又升级了,要不要试试?”
从此之后,每次深夜看到长语音,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并不是怕麻烦,而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限。真诚的关心和建议,哪怕只是简短的一句话,也能让人感到温暖;而带有目的的“语音轰炸”,只会让人想要逃避。希望我们都能更多地换位思考,减少让人尴尬的“热情”。有时候,适时的沉默和尊重,也是一种深层次的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