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克木先生旧影引人遐想。他热爱天文,当八倍望远镜中的织女星呈现为蓝宝石般的光点时,他仿佛置身于初秋的清澈空气中,仰望星空,心旷神怡。
8月4日七夕之际,不禁让人想起这位对天文充满热情的金克木。他不仅是星空爱好者,更是译有《流转的星辰》的天文学译著者。最近,上海作家黄德海为他撰写了《金克木编年录》,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位才子的人生历程。
金克木是个妙人、通人,他的爱情故事同样引人入胜。在25岁那年,他对天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与朋友一起观星,尤其钟爱狮子座流星雨。他与诗人戴望舒的友情终身不渝。金克木虽然娶妻生子,但对卢希微却维持了一生的柏拉图式爱情。他们的故事开始于一个春天的法语课堂,自那刻起,他的人生与卢希微紧密相连。尽管他们未曾步入婚姻的殿堂,但他们的爱情却持续了终生。
卢希微是金克木生命中的“保险朋友”,他们互通信函,彼此的情感在书信中交流碰撞。金克木的朋友吴宓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这种恋爱方式,但金克木坚守自己的和选择。他多次向朋友们解释自己的恋爱观,那是他个人的选择,他追求的是精神的爱情。
现代读者可能难以完全理解金克木的爱情逻辑。黄德海认为,金克木这样做其实是出于对自己不够自信的担忧,他选择放手让卢希微走自己的路。这样的心思最终成就了一段真正的爱情传奇,柏拉图意义上的。
金克木与卢希微的故事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终点,让人感慨不已。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后,尽管音信断绝,但金克木对卢希微的思念从未停止。他的诗句表达了他内心的感伤和惆怅。对于金克木对卢希微的感情,现代人的看法可能是一种“俗见”。
在金克木的晚年,他与忘年交扬之水谈及青年时代的恋爱事。他的婚姻生活是与唐季雍结为伴侣的,这是一段直奔婚姻的爱情吗?我们说不清楚。他们的婚姻生活相濡以沫,白头偕老。金克木在《赠内四首》的诗中表达了对妻子的感激和愧疚之情。
卢希微去世后,金克木在《告别辞》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和无尽的情感。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被黄德海记录在《金克木编年录》中,使我们看到了这位老人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爱情故事引发了朋友们的讨论和思考。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无我之爱,有人认为这是对美好女性的珍惜和保护。
金克木的爱情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金克木编年录》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位才子的窗口,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