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上春树曾提到,有些事物不解释就明白不了,解释了也明白不了。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纠结和较真,即使只是和朋友之间的小矛盾,也要争论不休,掰扯清楚。随着我们逐渐成熟,开始变得淡然,宁愿让事情自然发展,也不再过多挽留。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在意,而是我们懂得:懂你的人无需解释,不懂你的人解释也无用。
作家王朔曾指出,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其实,被误解也是关系疏远的一种必然结果,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即使你设法去澄清,也可能无法改变任何结果。
作家菲兹杰拉德和海明威曾是深厚交情的友人。菲兹杰拉德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小说创作,选择的方式维持生计,这让海明威无法接受,认为这样只会浪费他的才华。尽管菲兹杰拉德多次写信解释,却依然无法得到好友的认可。最终,这段友情只能渐行渐远。
人与人之间存在误会和分歧的根源在于三观的不一致。试图通过解释来消除差异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在美剧《老友记》中,罗斯和菲比因观念不同而产生冲突,罗斯试图用科研报告和化石来证明自己的理论,但菲比却表现出不耐烦和抗拒。罗斯这才意识到,认知不同非要强融的结果只会让彼此尴尬和消耗。
知乎上有人提问:“怎么接受和以前的朋友关系疏远的事实?”一个高赞的回答写道:“日渐疏远说明你们已经不再匹配,默默离开就是最好的告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始于缘分,终于三观。很多矛盾和隔阂的出现看似是危机实际上是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做出改变的契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受彼此不再适合相伴的事实并顺势而为。
肖邦在年轻时展现出了出色的钢琴演奏能力却遭到了身边人的质疑和误解。他意识到有问题的是这个圈子而非自己后远离了家乡波兰并切断了与过去朋友的联系只身前往欧洲寻求更广阔的舞台。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理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强求他人的理解和认同不如少说多做专注于提升自己。当你变得更好时自然会吸引到与你相匹配的人和事进入你的生活圈子。反之所有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关系本质上都是错的及时舍弃便是最好的选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同一场磁场相遇只有灵魂相似的人才会聚在一起。成年人的世界无需多言因为懂你的人无需解释不懂你的人解释也无用。所以把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用来做有价值的事结交能滋养自己的圈子吧。让我们不畏散场坦然接受人生的山高水长告别错的才能与真正懂你的人相逢。让我们共同努力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珍惜身边的每一个真正懂我们的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