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及到健康的话题时,食盐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不可忽视的。现代人由于食盐摄入过多,实际上增加了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控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健康生活方式。
我们都知道,过量摄入食盐会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可能诱发高血压。而高血压是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那么,如果我们选择一种“具有特殊作用的食盐”来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是否就能达到养生的效果呢?超市货架上摆放的低钠盐、海盐、无碘盐等各种不同种类的食盐,究竟有何区别?在选购的过程中我们又该注意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了解这些食盐的特点,并传递养生知识。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高盐(钠)饮食对身体是有害的。很多人在外就餐后会感到口渴、口干舌燥和咽喉不适,这往往与菜肴中钠离子过多有关。过多的钠离子摄入会导致身体出现明显的口渴感,甚至可能加重身体炎症、增加骨质疏松和肾结石的风险。控制钠盐的摄入量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减少食盐的使用量外,选择不同品种的食盐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海盐是以海水为原料制成的食盐,其中所含的矿物质元素在制盐过程中会析出,使得海盐的矿物质含量相对丰富。低钠岩盐则是一种更适合特殊人群的食盐,它含有氯化钾,更适合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患者食用。腌制盐则是一种精度略低的日晒海盐,主要用于腌制食物。竹盐是将精制盐放入竹筒中煅烧而成,其营养成分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高钾盐则是一种营养强化盐,适当添加亚铁以提高钾的含量,适合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食用。无碘盐则是为了预防缺碘引发的甲状腺疾病而添加碘的食盐。
在选择食盐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无论是海盐、岩盐还是其他种类的盐,只要其中氯化钠的纯度高,其营养价值并没有太大区别。在选择食盐时,不要盲目相信各种噱头,而应关注食盐包装上的食品标签,注意钠含量和氯化钠的纯度。
根据不同的烹调方式选择合适的食盐也非常重要。在炒菜做饭时,可以选择普通食盐,控制钠离子的摄入量。而在腌制食物时,可以选择颗粒较大的粗盐,腌制效果更佳。即使是低钠盐,也需要控制食用量。购买食盐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靠谱食盐,并注意关注食盐的感官质量和包装上的标识。避免购买包装破损、印刷有问题的食盐产品。
最重要的是,无论吃什么盐,“限量”是更重要的事情。《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正常人每天食盐量小于6克。请大家正视所谓的“高端食盐”,理性选盐、吃盐,并重视少吃盐,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