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学习要点与背诵指南
一、《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重点词汇:
“篱落疏疏”中的“疏疏”读作shū,意为稀疏。注意“走”指的是奔跑,如“儿童急走追黄蝶”。
主题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春日的美丽景色和儿童追蝶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
易错提示:
“杂兴”中的“兴”读作xìng,表示随感而发的诗。“蛱蝶”中的“蛱”读作jiá。
主题理解:
通过描述初夏农忙时节的宁静景象,如梅子金黄、蜻蜓蛱蝶飞舞,表达了对田园风光的深深热爱。
三、《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词汇重点:
“亡赖”通“无赖”,读作wú,意为顽皮。“翁媪”指的是老翁老妇。
主题阐述:
展现了农家和睦温馨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朴素乡村生活的喜爱。
四、重要词汇与多音字
多音字: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
形近字辨别:
徐(徐步)与途(路途)、篱(篱笆)与离(离开)、赖(依赖)与懒(懒散)。
易错字形:
注意“茅檐”中“茅”与“矛”的区分,以及“疏”不要写成“蔬”。
五、诗句理解与背诵要点
《宿新市徐公店》:
名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生动描绘了儿童追蝶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童趣。
《四时田园杂兴》:
名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以“无人过”侧面表现农忙,蜻蜓蛱蝶的“动”衬托出乡村的宁静。
《清平乐·村居》:
名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通过描绘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剥莲蓬的场景,展现了农家劳作的和谐画面。
六、考试重点与答题技巧
思想感情类问题:
答题时,写景诗应描述景色表达对自然/乡村的热爱,叙事诗则通过人物活动展现生活。
易错题型提示:
注意特殊读音,如“亡赖”(wú)、“杂兴”(xìng)、“蛱蝶”(jiá)。“醉里吴音相媚好”指老夫妇用方言逗趣,“相看两不厌”指人与山相互欣赏的翻译也要掌握。
七、背诵建议与方法: 背诵古诗词时,建议分层记忆。先背诵诗句,再结合注释理解词义,最后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加深记忆。特别注意易错字和多音字。还可以拓展积累,背诵同类田园诗,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