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一位三年级小学生的作业备受瞩目。孩子的母亲在网络上晒出了他的作业,卷面十分整洁,字迹更是美观大方。每一笔都横平竖直,笔画流畅,宛如印刷体一般。众多网友纷纷赞叹:“看着就舒服,简直是印刷品质!”
孩子们是在不断成长的个体,我们听说过很多一开始写字不佳但后来逐渐形成良好的书写风格的例子。对于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
一、让“书写美观”成为孩子的肌肉记忆
有些孩子刚开始字写得很好,但后面越来越潦草,好像换了个人。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只是单纯地在写字,没有形成肌肉记忆。如果能够将写好字变成孩子的肌肉记忆,那么他们就能在不经过过多思考的情况下,写动作的完成,从而集中更多精力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去写字。
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孩子练习手指的肌肉记忆,学会如何正确发力、运笔,并用这种记忆来控制笔锋。在此,建议孩子在练字时要学会“背帖”,认真观察字帖上的字形、结构、笔画等,并总结字的笔画特点和笔画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多临摹、多练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自然能够做到“下笔有神”。
二、及时纠正错误的写字习惯
如果孩子在初始阶段就养成了错误的练字习惯,那么不仅字写不好,而且后期的影响会越来越难以改正。从一开始就应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孩子的坐姿要端正,遵循“三个一”原则:“一寸一尺一拳头”。正确的坐姿不仅能提高孩子写字的质量和速度,还能保护孩子的视力和身体健康。
握笔姿势也很重要。除了坐姿端正外,握笔姿势也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效率。正确的握笔姿势能够让孩子更舒适地写字,提高写字的质量和速度。
写字的笔顺也要规范。很多孩子写字不好看,并不是因为不认真,而是因为笔顺错误。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笔顺。
三、家长在孩子练字过程中的作用
要想练得一手好字,除了孩子的努力,家长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1. 督促孩子坚持并及时鼓励。练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应该和孩子商定一个固定的练字时间,每天督促孩子坚持练习。当孩子有所进步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2. 营造安静的氛围。在孩子练字的时候,家长应该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练字效率。
3. 发挥榜样作用。如果家长或者身边的朋友能够成为孩子的练字榜样,孩子就会产生模仿的心理,从而激发练字的积极性,培养孩子对练字的兴趣。教育转自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