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摄影汇·甘肃现代摄影风采
随着2023艺术兰州·第五届兰州国际影像双年展的开幕,我深感这是新冠之后,让人眼前一亮的艺术盛事。作为甘肃人,看到家乡举办的这一影像盛事,我倍感亲切与自豪。
此次双年展规模宏大,主题展、平行展、邀请展、机构展、学术论坛和首届兰州艺术书展等多个单元,在多个艺术机构和空间展开。这样的规模在兰州这样的边陲城市是罕见的。展览数量并非我最想关注的点。我更关心的是展览的质量以及它所带来的思考。
双年展的学术主题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当代语境下的风景摄影”。这一主题引发了我对风景、风景摄影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深入思考。特别是藏策对“风景”概念的深度解析,从自然风景到社会风景、新地志、人造风景、数字风景,以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展示了风景概念的多元化和深化。
尽管主题展内容丰富,却给人感觉更像是文献展,展出的作品大多为旧作。好在参展艺术家的选择没有地域限制,也没有局限于风景摄影,而是积极向当代艺术拓展。但即便如此,当代艺术中的摄影和影像依然无法根本回应新出现的时代问题。
相较于主题展,我更关注的是邀请展。特别是的作品《在此处:线条(非视觉呈现)——走进风景的房间(陇南成县小吊沟、康县大水沟)》。这是一件时间跨度长、容量大的作品,包含了生态、行为、偶发、大地艺术等元素。更重要的是,这是唯一一件与其学生共同完成的作品,脱胎于外出教学考察实践,展现了其独特的教学、创作方法。
的作品在雁儿湾美术馆展出,整个展厅为一个大型的空间作品,由图片、绘画、文本、编号、视频、声音、现成品等构成。他将自己的生活、艺术、存在等认识融入作品中,对艺术学院的写生、考察教学活动进行了改造升级。他的教学理念始于对生活与艺术的深度思考。他强调艺术源于生活但低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艺术,我们需要在生活中获得确认和肯定。他更注重生活的细节、平凡甚至是琐碎和重复。他认为真实的生活就在身边,并不在别处。他的作品呈现了别人的生活,也呈现了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从“在别处”向“在此处”的认知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对艺术的探索,更是对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深度反思。
这次双年展让我看到了甘肃现当代艺术的活力与潜力。的作品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展示了艺术家对生活和艺术的深度思考,也展现了他独特的教学和创作方法。这样的艺术盛会,无疑为甘肃的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