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空洞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臭氧层空洞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最近,科学家们开始关注一种新型现象,与我们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研究人员警告称,如今大部分新车空调制冷系统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不仅无法在大气环境中分解消散,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这些所谓的“臭氧友好型”化学物质最初是为了替代对臭氧层造成的氯氟烃而被开发出来的。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保护臭氧层免受,人们开始广泛使用全新的全氟制冷化合物。最新的研究发现,这些替代物在环境中形成了难以分解的稳定状态。目前已在北极冰样本中检测到这些化学物质,其含量逐年上升,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回顾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这是联合国为了限制各国使用对臭氧层有害的氯氟烃所达成的协议。议定书自1989年起生效,被誉为国际上最成功的环境协议之一。

臭氧层位于大气平流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保护地球免受有害紫外线的侵害。当时,氯氟烃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溶剂和气溶胶喷雾等领域。但随着《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实施,各国开始寻找并使用对臭氧层较小的替代产品,臭氧层变薄的问题逐渐得到了缓解。

新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现在人们担忧的是,新的替代物质可能无意中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在北极冰层中发现的短链全氟羧酸化合物就是一个例子,这种化合物是替代氯氟烃的化学物质之一,其存在一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多伦多约克大学的杨教授(Prof Cora Young)参与了这项研究,她表示在北极冰层中检测到的全氟化合物含量比《蒙特利尔议定书》之前的水平高出10倍。尽管目前对这种化学物质的潜在毒性了解有限,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正在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

这些在北极发现的化合物属于全氟烷基物质类别,有时也被称为“永恒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几乎无处不在,从家具、衣物、食品包装到饮用水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人们越来越担心全氟化合物可能对健康产生的影响,包括癌症、肝损伤以及生育能力下降等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化合物的相关产品无法在环境中分解,现有的水过滤技术也无法将其去除。科学家们预测,短链全氟羧酸化合物的水平未来将大幅上升。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在大气中扩散到很远的地方,最终沉积在湖泊和河流中,造成“不可逆的污染”,并可能影响淡水生物的健康。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人们的担忧也在不断加深。杨教授指出,研究人员已经在内发现了这种物质,因此很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臭氧层空洞的应对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