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哥家门前有一口荷塘,面积约一亩见方。荷塘紧邻着地场边上的稻田,稻田之前则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欢快地从山间流下,又奔向了远方。
夏日来临,我回到五哥家小住。正值农家盛季,田野里绿意盎然,菜园里瓜果飘香。小荷塘已被硕大的荷叶覆盖,微风吹来,荷叶上的水珠随风滚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绿叶之间,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盛开的如艳丽贵妇,初绽的如娇羞新娘,含苞的如纯洁小姑娘,令人叹为观止。
这口荷塘成为我最为钟爱的景致。现今的山乡已难以寻觅过去如画的景色,喧嚣取代了静谧,杂乱取代了整齐,污染取代了清纯。许多古村古寨已破败荒芜,而周边却是无序的建筑,占田霸地,将山水美景殆尽。在这样背景下,仍有一处保持田园风光的荷塘,足以慰藉我这游子的心灵。于是,我成了荷塘的常客,清晨与黄昏,都会来此与荷叶、荷花共舞。
在塘边久了,我开始想念起深埋在泥里的藕。这种思念愈发强烈,无法遏制。艳丽的荷花赢得了无数赞美,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深藏在泥水里的藕却鲜有人知,更无人歌颂。我搜寻记忆,借助网络工具,却找不到对藕的赞美之词。仅有的诗句也只是哀叹藕断丝连,或是借藕颂莲。这令我更加感慨,当荷叶荷花展现千姿百态时,藕却在污泥里默默奉献,如同父母为子女提供养分。它们才是真正具有食用价值的部分,“好看不好吃,好吃瞧不见”。世间事物往往如此无奈和不公平,人们只关注表面风光,却忽略了那些默默付出的人。
初冬时节,我再次来到荷塘边。此时的荷塘与夏日截然不同,经历了风霜的洗礼,荷叶枯萎,荷花无踪影,只剩下零星的荷杆。我因此感叹世事无常,天地运行无法抗拒。这时,我遇到了荷塘的主人——五哥的远房亲戚横巴。他朴实厚道,虽少言寡语但真诚待人。他告诉我来挖藕。我看着他顶着烈日、扛着锄头在荷塘里劳作的身影不禁肃然起敬。挖藕是一项艰辛的工作,看着一根根鲜嫩的藕从泥土中被挖出来让我钦佩不已。
横巴告诉我藕是顽强的生命体它春夏季节深入硬泥之中吸取营养供荷生长这让我对藕更加敬重。荷叶荷花虽值得歌颂但藕才是根本正如许多无名英雄是支撑精英们光彩背后的力量。
当我眼光从横巴身上抬起望向田野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耕作的农人就像一根根顽强的藕装扮着这片大地。青山绿水、村庄园林不正是片片荷叶和荷花组成的美好家园吗?我立刻拿起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刻的感悟和美景。 20XX年XX月XX日写于三亚一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