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纷纷加速数字化转型,手机银行成为零售业务的重要阵地。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尽管手机银行APP为日常操作带来了便利,但部分银行的APP数量过于繁多,影响了用户体验。专业人士建议银行整合同质化APP以提升用户体验。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目前拥有多达五个个人用户手机APP,包括工商银行APP、工银e生活、工银融e联、融e购以及工银e校园等。除总行开发的APP外,部分地区支行也有独立的APP。建设银行也拥有多个手机APP,如建行善融商城、龙支付和CCB建融家园等。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银行内部部门间的竞争以及对APP缺乏统一管理机制导致的。过去,工商银行等部门在提出APP开发需求时,通常是由业务部门主导,研发部门负责开发。不同部门的程度也会影响APP的开发数量。以“融e联”为例,最初是为了提供即时通讯服务,但现在却涵盖了账户余额变化提醒等功能。
一位长期观察银行业发展的专家表示,银行在数字化渠道布局中,应明确手机银行的核心地位,避免过多的和同质化过高的现象。微众银行和腾讯CDC的联合报告也指出,银行无需开发多个APP,而应整合全渠道以提升用户体验。对此,盘古智库的高级研究员吴琦提醒,在追求手机银行优势的银行必须首先确保用户资金的安全。互联网具有风险属性,资金和货币的电子化在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隐患,因此需要特别重视终端安全、平台安全和网络安全等问题。
消费者也对此表达了困惑和不满。一位北京的工行客户张女士表示,虽然每个APP都有特定的功能,但她希望银行能够整合这些功能,让她在一个APP内完成所有操作。另一位客户也表示,有些功能在不同的APP间存在重叠,希望银行能够优化整合,简化操作流程。
针对这一问题,工商银行正在研究如何整合传统主流及新功能进主要的APP。截至目前为止,官方尚未对此问题作出回应。但相信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银行在整合和优化手机银行APP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