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花灯制作方法大全 教程

手工花灯制作方法大全 教程

上灯是从化地区流传已久的习俗,这一传统始于明末清初。灯在粤语中与“丁”同音,象征着添丁发财,寓意吉祥。

那么,这些富有传统特色的花灯是如何制作的呢?在鳌头镇新兔村,传统花灯手艺人黄伟枢师傅正在准备申请非遗传承。据他介绍,从化地区主要流行的花灯有三种:文官灯、跑马灯和百子千孙灯。它们通常用于村集体或家族的祠堂门楼。

先来了解一下这些花灯的小知识。跑马灯呈现长筒形,结构复杂,包含外三层、里三层以及最里面的三层,里面有风车可以转动,将福字投影出来。文官灯则呈现为灯笼的包围形,顶上还有一个象征的“博士帽”。百子千孙灯是长方体结构,有八个面,寓意百子千孙,家族兴旺。

接下来是花灯制作的小知识。花灯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包括砍竹、开篾、编织、扎作、制花纸、书法、粘贴等多道工序。平均制作一盏花灯需要两个人花费两天时间。跑马灯的制作工序比文官灯更多更复杂,需要多种图案和颜色,纯手工印制。

花灯的用料也十分讲究。文官灯和百子千孙灯主要使用竹和纸,纸在粤语中与“子”同音,因此不能用塑料制品代替。竹代表满足和丰足,每年十月份需要砍伐。而跑马灯则主要使用芦苇芯,需要到野外采集,古代时是为了祈福将士凯旋归来。

据了解,这三种花灯并非同时流行于所有镇村,而是各有特色。跑马灯主要适用于客家人、凤院、温泉镇一带。文官灯则主要在鳌头、旗杆、民乐一带流行。

黄师傅的花灯销售十分火爆,供不应求。他的档口挂满了金光闪闪的花灯,吸引了许多顾客前来询问购买。今年,黄师傅的花灯需要提前预定。

在从化,上灯仪式通常在正月初十至正月十四举行。主人家需要在花灯下挂一些“利是”、慈菇、桔子等物品,寓意吉祥。过去,花灯里需要添加香油,灯火不灭则寓意延续香火。现在,黄师傅在保留原有结构外形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油灯换成电灯,让花灯可以日夜长亮,同样寓意吉祥。

图片:李晓彤

初审:刘芳。


手工花灯制作方法大全 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