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公众号”,立即关注我们!
农历年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再次清扫院落街道,贴上红色的对联和剪纸,让整个庭院充满喜庆的氛围和无限的春意。
在庭院中搭建好井字形的“松篷”,堂屋内则会贴上绘有龙、凤、钱、马的大型图案纸,称为“贴龙凤钱马”。在供桌前焚香献贡品,以“安神”,仿佛在为众神安排座位。
青海的守岁有着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是“辞旧岁”,寓意珍爱光阴;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在年夜饭之前,青海的一些地区会在二十九或大年三十的早晨祭祖。祭祖仪式完成后,大家回家换上新衣,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在七十年代以前,城市和农村人在准备年夜饭方面也有所不同。城市居民通常准备八个菜和一个火锅,而农村则相对简单。在东部农业区,除夕夜还会食用卤制的猪头、猪蹄、猪骨头等熟食,被称为“咬鬼”。人们相信,“猪头”能咬住家中未驱尽的鬼神,预示着来年的吉祥顺利。多数人家还会包饺子,形状呈元宝状,寓意喜庆团圆和好运连连。
部分地区则会选择吃“熬饭”。这种熬饭是将熟白萝卜片、凉粉、粉条、熟洋芋块、羊肉、猪肉、肉丸等食材放入羊肉汤中煮制,类似于烩菜。吃熬饭寓意着来年顺利,无忧无虑。
过去的青海农村,年三十晚上很少有人入睡。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喝上几杯酒,酒足饭饱后还会唱酒曲、跳秧歌,一直持续到天亮。拜年活动从年三十晚上就开始,初一早上十点前就能完成。如今,青海人的年夜饭已经变得丰富多彩,城乡差异也缩小了许多。
新春佳节之际,感谢您对三江源公园的支持与喜爱。如果您对我们的文章感兴趣,并希望转载,请遵循以下规定。
①如需转载,请联系三江源公园小编,邮箱:;
—— 诚挚欢迎投稿! ——
我们接受关于三江源自然和人文的文章、摄影作品、音视频作品等。
投稿邮箱: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这是一个充满温度的公众号,期待您的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