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洪迈在《万首唐人绝句》中,将这首诗题为《夜雨寄内》,认为这首诗是李商隐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在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他的妻子王氏可能已离世,而李商隐在数月后才得知消息。清朝孙洙在《唐诗三百首》中也持类似观点,注释中提到“题一作《夜雨寄内》”。
《夜雨寄北》中的“北”字让人产生了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是北方的人,可能是妻子,也可能是朋友。这首诗被选入《玉溪生诗》卷三,书中描述它可能是李商隐在巴蜀(今四川)时期怀念长安亲友的作品。对此,清代俞陛云在其评注中也有提及。
关于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从内容上看,若认为是寄给妻子的,则情感浓郁,深情绵长;若认为是寄给友人的,则细腻洒脱。从历代古人的评注来看,更多注家倾向于这首诗是寄给妻子的。例如,《唐诗别裁》和《万首唐人绝句》都认为这首诗是写给妻子的。《新唐书》和《旧唐书》的记载显示,李商隐在巴蜀期间更多的是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僚,而不是在妻子亡后。有人认为寄给妻子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而有些人则认为诗中的“北”可能指的是某个地点或家。
从李商隐的其他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线索。如他在南陵(今安徽繁昌县)怀念长安友人的五言律诗《凉思》,与《夜雨寄北》相比更为高雅浪漫。两首诗都有“北”字,《凉思》中的“北斗”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或长安,因此有人推断,“北”可指某地点或家。还有一首怀念亡妻的五言绝句《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以及长安怀念故乡河南荥阳的五言绝句《滞雨》,都为我们理解李商隐的作品提供了参考。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李商隐的作品常常表达了对家和故乡的思念之情。《夜雨寄北》也有可能是表达了对家的思念之情。这也正是纪晓岚在其批注中所提到的观点。 至于这首七言绝句具体是写给谁的呢?这似乎还是一个谜等待我们揭晓。”夜行船””寄托之意 “两者都是围绕着那个神秘的“北”,每一种解读都有独特的理由和情感寄托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