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孩子陪看电影时,我偶然听见旁边有位中年女子打电话,透露她即将外出,无法赴约的消息。孩子听到后不解地问:“妈妈,你过两天不在家吗?”中年女子回答:“在啊,你林阿姨天天找我逛街,我都烦死了。”孩子好奇地问:“林阿姨不是你的好朋友吗?”女子狡黠地回答:“好朋友也是要有分寸的,天天要我陪她我也会很烦。我们是一家人,我在你面前这样说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她拉着孩子急忙进场看电影。我看着孩子脸上露出疑惑和不解的表情,却没有人能够为他解释这一切。他不明白为什么林阿姨是妈妈的好朋友,妈妈却这样说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明明不想去却要撒谎骗林阿姨说要去外地?
我深知,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她们的言行代表着权威、尊重、伟大和榜样。当孩子面对妈妈展现出“两幅面孔”,他的内心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呢?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动画片《蜡笔小新》。小新的妈妈经常和邻居大妈们一起谈论各种事情,小新在一旁聆听并记住了一切。有一次,小新在公开场合说出了妈妈私下谈论的关于参议员的事情,引来大家的笑声。虽然这是动画片的情节,但它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许多家长在别人面前表现得毕恭毕敬,但背后却对加批评。这种行为在孩子面前尤为明显。
家长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谈论他人的好坏,甚至心口不一,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变得擅长两面三刀,难以成为真诚的人。家长常常告诉孩子不能在背后说人坏话,要诚实守信,但自己的行为却与之背道而驰,这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和矛盾。
我曾经带女儿参加单位聚餐,孩子在旁边玩耍,而大人们则在餐桌上谈论各种话题。当领导离开时,大家纷纷议论他的各种事情。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排斥。这让我意识到,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却非常敏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家长的言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该谨言慎行,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切都像是白纸等待家长去描绘。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传递积极、阳光、向上的价值观给孩子。除了告诉孩子具体的事情外,家长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要让孩子成为真诚、守信、有道德的人,家长必须自己做出榜样。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有品德、有素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