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有言:“如虫蚀木,天然成文。”此乃自然之道的体现。又有言:“功到处,处处是法。”真正的艺术大师,他们的笔下,都是自然流畅,浑然天成。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掌握了真正的艺术精神,使个人与画作达到完美融合。
画作之中,最讲究意趣。笔墨之间的虚实、浓淡,皆能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意念。这种意趣生发无穷,如同自然之中的万物生长。只有笔墨干净、画面活泼的画作,才能引人入胜。如果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画面就会显得邋遢、恶浊、板结。而这种干净不仅仅体现在画面上,更需要画家内心的高洁与纯净。如果心胸狭窄、为人庸俗,那么笔下的画作也会显得甜腻小气,无法展现出真正的艺术魅力。
画分为南北两宗,南宗注重顿悟,北宗注重渐悟。南宗的顿悟在于灵性,北宗的渐悟则需要长期的修行和磨练。在当今社会,人们喜欢肥硕的字形,可能与追求财富的心态有关。对于书画艺术来说,更需要的是瘦硬与神韵的结合。例如宋代画家易元吉,他擅长画猴,通过观察与研究,将猿猴的形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的画作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又有南宋的王铚,他的家族世代书香,他在《默记》中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和艺术见解。其中提到的李后主的命运令人感叹。日本文人画家富冈铁斋,他的画作被称为仙画,虽未亲自去过黄山,却绘制了大量黄山山水。他的自由技法与自我精神追求,使他在艺术上达到了现代感的高度。
苏轼曾说:“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草书起源于西汉,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至唐代张旭、怀素时达到狂草的巅峰。齐白石则在文人画中开创了新的境界。理论家和画家是亲兄弟,一个追求新奇,一个追求好坏之别。才气不在于发泄,而在于凝聚与提炼。明代的花卉画坛有三大名家各具特色。而在画品中,逸品为最高级别,它以自然为法,不拘泥于规矩,体现了画家的个性与创意。近代的齐白石便是此品级的代表之一。神品、妙品、能品也各有其独特之处和代表画家。
这些艺术大师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他们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心灵之魅。当我们欣赏这些作品时,仿佛可以隔帘看月、隔水看花,感受到那远在或近处的意境之美。正如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所说:“云林古淡天然”,这是对他们作品的最高赞誉。以上所述,让我们对书画的艺术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