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产业的创新之路:撕掉“传统”标签,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日,记者走访了传统产业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的浙江省,深入探究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纺织业作为浙江省的一大优势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在浙江省的纺织产业中心,记者目睹了从布料到成衣的自动化生产流程。借助先进的3D和编程技术,失传千年的珍贵织品——缭绫得以成功复原。在巴黎,依赖产自杭州的新一代无水印染机,工作人员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丝巾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传统的纺织产业正在逐渐摆脱过去的标签,展现出新的活力。
走进杭州的一家纺织企业,记者发现销售部门的工位大多空置,员工忙于出差跑订单。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传统纺织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变化,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实现产业的升级。例如,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无水印染机,解决了纺织印染行业中的污水排放问题。他们自主研发的大模型和基因改良的蚕宝宝技术,为传统丝绸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使得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变革正在加速进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引入,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在绍兴柯桥,纺织业的人工大模型的应用,让行业效率大幅提升。一些新锐科技力量也在纺织领域快速成长,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成本。
产业协同发展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在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中,企业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向新”,通过共享工程师、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共同解决企业升级中的难题。这种集群协同发展的模式,为传统产业突破“天花板”提供了可能。
今年,我国各地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的增速,反映出传统产业正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焕发新活力。各地也密集举措,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
监制表示,通过技术赋能、绿色转型、集群协同和制度创新,传统产业潜能正在不断激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在全面展开,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展等方式,努力撕掉“传统”的标签,培育新质生产力。这不仅是对现有产业的升级,更是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布局和谋划。我们期待着传统产业在新的历史阶段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