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禹州是我国重要的粉条生产基地之一。在桐树张村,广袤的道路两旁,粉条晒满空地,工人们正忙于生产。走进一仓库,密密麻麻的粉条直接堆放在地面。
禹州市夏都三粉厂的销售人员明确表示:“我们的粉条都是红薯粉条,颜色较深的专供酸辣粉使用。”这些粉条是如何生产的呢?经过探寻,记者在桐树张村找到了这家粉条的生产厂家。
走进生产车间,环境简陋且脏乱,生产粉条的机器上布满了污渍,有些地方已经生锈。工人们裹着编织袋或塑料布进行作业。原料被直接倒在地上,铲进搅拌机中。这些原料究竟是什么?
在狭窄的过道上,一袋袋淀粉整齐摆放,上面标注着木薯淀粉。老板坦言不讳地承认,这就是他们用来生产红薯粉条的原料。禹州市夏都三粉厂的负责人进一步解释:“我们主要使用木薯粉,并掺入一定量的玉米淀粉来降低黏度。”
由于木薯淀粉的黏性较大,为了制作粉条,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约15%的玉米淀粉来调整其黏度。在生产车间内,工人将混合好的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铲入机器中,经过多道工艺加工,最终制成粉条。这些粉条在当地被称为“通货”。
负责人透露:“市场上流通的粉条,八成以上都是这种通货。”木薯是大戟科木薯属植物,易于生长,是热带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相比之下,红薯是旋花科番薯属植物,在我国有广泛的食用习惯。市场上,木薯淀粉的价格远低薯淀粉,为了降低成本,使用木薯淀粉代替红薯淀粉成为当地的常见做法。
做好的粉条被拉到附近的空地上晾晒,紧挨着一个厕所,污水遍地,环境恶劣。负责人表示,这些粉条晾晒后,通常不进行任何包装,直接发给批发商,有时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包装。虽然负责人拿出的是“红薯粉条”的包装袋,但销售人员承认,他们每天生产的主要是木薯粉条,并大量销售出去。
在禹州的其他粉条生产厂家,记者发现类似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些厂家大多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生产所谓的“通货粉条”。瑞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我们生产的山粉条也是以木薯粉为主,但包装上可能会标注‘铁棍山粉条’,并声称含有红薯淀粉。”
这些粉条主要通过网络购物平台销售,并宣称是“纯粉”、“无掺假”。负责人也承认,实际上这些粉条的主要成分是木薯淀粉。在禹州的多家粉条生产厂家中,大多数负责人都会表示他们的粉条是以木薯淀粉为主,但对外销售时却宣称是红薯粉条。
尽管真实情况是以木薯淀粉为主,但这些粉条最终却以红薯粉条的名义卖给消费者。负责人表示,他们每天生产的粉条中,有很大一部分被标记为“红薯粉条”并销售到全国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