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编号为NPAD-2021-0012的适航指令发出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备受航空界内外关注的波音737MAX复飞事宜取得了重要进展。中用航空监管部门,即中用航空局最近发布了一份新的适航指令,认可了波音方面对该机型改正措施的有效性。
据《经营报》获悉,此次适航指令的编号为CAD2021-B737-19,修正案号为39-10792,主题是“机动性增强系统(MCAS)不安全状态的改正”,适用范围为“所有序列号的波音737-8飞机”。该适航指令涵盖了波音方面对相关技术系统的更改和修订,并明确指出“相关更改措施能够消除上述不安全状态”。
对此,波音相关负责人向《经营报》表示,中航局的决定是737 MAX在中全恢复运营的重要一步,波音将继续与监管机构和客户合作,使该机型在全球范围内恢复运营。
多位航空业资深人士表示,这一适航指令意味着波音737MAX之前的改正措施得到了中航监管的认可。接下来将包括飞行员培训等在内的改造、调整环节。完成后,波音737MAX在的复飞将迎来实质性时刻。
波音737MAX是波音民航客机的型号之一,目前在中航监管的相关体系中称为波音737-8。此前,该型号的客机在印度尼西亚狮城航空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发生两起。后,波音公司在交付该型号客机时采用了波音737-8的型号表述。
两起的原因调查确认,均是由于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CAS)被错误激活导致。当该型号飞机以特定状态飞行时,错误的单侧高迎角输入会反复激活MCAS,导致水平安定面重复低头配平,使机组人员在多重警告的干扰下无法识别故障并采取适当措施,最终造成飞机失控。
两起后,中航监管对波音737MAX型飞机实行“禁飞”。随后,全球大多数的民航监管都对该型号飞机发出禁飞令。完成相关调查报告后,波音公司开始调整修订相关问题。完成这项工作后,波音737MAX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依照各航监管的程序和规定进行复飞工作。
近期,中航监管发布的适航指令征求意见通知的主要方向,与波音737MAX导致的原因以及此次下发的适航指令内容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是全球第一个在发生后对该型号飞机实行禁飞的。在此过程中,中航局明确了波音737MAX机型复飞的三项原则。
此前,波音公司一直在努力让波音737MAX在复飞。在此之前,该机型进行了一次关键飞行,飞行时长约16分钟。这次飞行前,该飞机从华盛顿起飞,经过夏威夷和关岛,最终抵达上海。
一位民航界人士称,在适航指令发布后,波音737MAX的实质复飞还需要经历一系列步骤,包括飞机改造、相关软件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升级调整,以及按照新的飞行手册对飞行员进行培训。“只有完成所有这些步骤后,737MAX才能真正复飞。”她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