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因为口罩的原因,或许许多果粉不会对Face ID产生如此的反感,也不会如此怀念Touch ID。
口罩的普及使得原本高效的Face ID变得无法应对,尽管借助A系列芯片的引擎训练能够识别戴口罩后的面容,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苹果开始考虑重新引入Touch ID。
一指之便,刷脸之选:01时代的最优解是指纹与刷脸的结合。提到Touch ID,可以追溯至iPhone 5s时代,之后一直到iPhone 8 Plus都在使用这项技术。自iPhone X起,Touch ID被取消,让许多老果粉怀念不已。这并不是因为情怀,而是因为Touch ID在实际使用中确实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相较于Face ID,Touch ID对外部环境的需求不高,即使在昏暗环境下也能解锁屏幕。而支持Touch ID的iPhone只需用拇指轻触一下就能解锁,操作更为简单高效。
在全面屏时代的大背景下,苹果选择了更高安全性的Face ID,而暂停了Touch ID的使用。尽管如此,指纹识别技术在安卓手机上持续发展,华为、三星、OV、小米、魅族等厂商纷纷专注于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如今,屏下指纹在安卓机上已经司空见惯,而iPhone的“大刘海”设计历经多代依旧存在。如今传出Touch ID回归的传闻,实在令人关注。
技术的回归:02屏下Touch ID的复活并不是难题。无论是Touch ID还是Face ID,每一次的出现都为用户带来不同的使用体验。对于苹果而言,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呈现给用户们。苹果在技术上并无难题,早在2019年就开始布局屏下指纹识别。据一份屏下指纹专利显示,苹果的屏下指纹技术并不局限于屏幕上的特定区域,可通过触摸屏幕任何地方的指纹进行解锁。
此前也有消息称,苹果有意为新机搭载来自高通的超声波屏下指纹技术。事实上,苹果从未放弃对指纹解锁的研发,无论是在iPad Air4还是iPhone SE2上都有所体现。技术本身并不是太大的阻碍,关键在于其安全性和体验是否能达到苹果的严苛要求。
除了Touch ID的回归,新iPhone还有哪些变化?除了关于Touch ID的传闻外,其他关于新iPhone的爆料也备受关注。例如,iPhone13可能会更名为“iPhone12S”,因为“13”在西方文化中并不是一个吉利的数字。除此之外,新iPhone在外观上的变化可能不会很大,但核心、屏幕和影像方面的升级备受期待。处理器预计将升级为A15,部分版本可能采用LTPO低功耗显示技术,支持120Hz自适应调节。相机方面也会有整体升级,传闻iPhone 13全系列机型将标配传感器位移式光学图像防抖功能。
总之:对于消费者而言,Touch ID的回归无疑是一件好事。在当前全球发展依旧不明朗的情况下,多一种解锁方式无疑更加便捷和实用。不管苹果采用哪种屏下指纹技术,其引入无疑会增加iPhone的热度。让我们期待新iPhone的发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