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日搜狗输入法推出全新版本,基于混元大模型技术推出AI搜索功能,并同步上线至搜狗输入法PC端和移动端。
关于此次新版本的目标,腾讯搜狗输入法大模型产品负责人柴宝全表示:“我们希望所有的输入框都能变成搜索框。”这意味着用户在输入信息或提出问题时,能够在搜狗输入法内直接快速获取答案。这一功能得益于腾讯搜狗与混元大模型的紧作,嵌入了腾讯元宝的AI搜索能力,并整合了腾讯生态内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QQ音乐等内容资源。
柴宝全强调,与其他市场上的AI应用不同,搜狗输入法的AI搜索功能具有跨平台、跨应用和跨终端的特点,有助于保持用户体验的一致性,避免用户在使用不同场景时需要重新学习。
腾讯搜狗并不希望用户在所有场景下都使用这项功能,也不会将搜狗输入法变成一个类似AI助手的独立产品。柴宝全表示,用户的搜索需求一直存在,搜狗输入法只是在混元大模型的帮助下加入了AI功能,而不是仅仅因为具备腾讯的AI能力而刻意展示。
在考虑工具类软件并不一定要越复杂越好的前提下,腾讯搜狗针对AI搜索的交互逻辑进行了精细设置。对于不需要这些功能的用户,搜狗输入法不会主动打扰;而对于有需求的用户,可以轻松唤醒这些功能。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用户获得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日常聊天中获得的内容更加简洁,而在深度使用场景下获得的内容则更为丰富。
目前,搜狗输入法每日有6亿人次的使用量,属于超大规模应用,用户对输入法的使用频率极高。这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用户使用AI搜索的频率越高,调用大模型和云端算力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对于成本优化方面的问题,柴宝全表示比较满意。一方面,混元大模型团队在持续优化使用成本;腾讯搜狗预计AI搜索的使用成本未来会迅速降低至与传统搜索相近的水平。
虽然成本是一个考量因素,但并不是腾讯搜狗考虑加入AI搜索框的首要原因。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即时信息获取需求。柴宝全表示,AI搜索无法取代其他大部分应用,因为它主要解决的是用户的即时需求和简单问题,对于复杂需求和特定场景的问题还需要其他应用来完成。
随着AI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开始加入AI功能。除了搜狗输入法外,国内其他主流输入法产品也在有意识地加入不同的AI功能。夸克等搜索引擎也在积极推动AI搜索的发展。这种升级趋势有助于搜索产品更好地应对来自其他AI产品的竞争压力。“智能工具+内容+服务”的模式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产品寻求与AI结合的主流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具备AI搜索能力,如何体现差异化将成为它们面临的主要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