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孩子八大敏感期,助力家长育儿之路
蒙特梭利式的育儿理念指出孩子存在八大敏感期,了解并正确引导这些敏感期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语言敏感期(0~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启了语言敏感期的大门。在此期间,孩子很容易学会母语,家长应常与孩子说话、讲故事,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若孩子在两岁左右仍迟迟不开口说话,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二、秩序敏感期(2~4岁):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熟悉的环境消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家长应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让孩子在建立对各种关系的知觉中建构智能。
三 感官敏感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就会透过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家长可以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
四、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如果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物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好时机。
五、动作敏感期(0~6岁):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家长应让孩子多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更应注重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
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两岁半的孩子逐渐以自我为中心,对结交朋友、活动有明显倾向。家长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帮助其遵守社会规范,形成自律的生活。
七、书写与阅读敏感期(3.5~5.5岁):若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家长可以选择读物,布置书香的居家环境,帮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八、文化敏感期(6~9岁):蒙特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但6~9岁时会出现强烈的需求。此时是“孩子心智像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家长可以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会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需要家长针对孩子的成长特点进行不同的开发训练。如0~1周岁婴儿期的宝宝需要家长多陪伴说话以促进语言发展;1~2周岁宝宝需要规范语言亲近文字;而3~4周岁以上的孩子则需要通过游戏培养逻辑思维和注意力等能力。家长需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和能力,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并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协助而不干预他们的自由发展。(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