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年代后生人,语文老师,文学与诗歌的追随者”
钟爱诗词,痴迷楼梦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文学理论有浓厚兴趣,致力于探索美学的独特魅力。
赛车界的忠实粉丝,尤其热爱F1赛事,对莱科宁情有独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知识与见解。微信公众号及头条号均名为“听君畅谈文史哲”,知乎用户名为“吴圣哲”。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女子,宛若晶莹剔透的明珠,内在的光彩远超过表面的璀璨。她就是我们的主角,一位越地出生的——用诗词点缀心灵,以文化塑造自我。
在之前的【哲哥读唐诗】中,我们曾探讨过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中,朱庆馀以新娘的形象隐喻自己对科举考试的忐忑心情。作为回应,张籍写下的《酬朱庆馀》不仅是对友人的鼓励,更是对文学才华的肯定。
张籍,唐代中后期的杰出诗人,韩愈的大弟子,文坛地位崇高。他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之职,故又被称为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积极支持并推动了新乐府运动,他的作品多以社会现实为主题,深切同情疾苦。其诗歌语言凝练,风格平易自然。他与王建齐名,被誉为“张王”。他们的诗作广泛反映了社会矛盾,表达对的关怀。张籍留存下来的诗歌有四百多首。
其中,《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是张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拒绝多情男子的追求,还隐喻了作者对于的忠诚,不被藩镇所拉拢的决心。诗中的名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婉转地拒绝了对方的“挖墙脚”。
张籍在回应朱庆馀的行卷作品时,展现了他的提携后辈的精神。实际上,张籍自己也曾写行卷作品给老师韩愈。这次他为朱庆馀打call确实继承了老师的风格。
让我们来赏析这首诗的核心内容。张籍以越女为比喻来称赞朱庆馀的才华。这位越女经过精心打扮后更加光彩照人,就像朱庆馀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努力脱颖而出一样。诗中“自知明艳更沉吟”与朱庆馀诗中的“画眉深浅入时无”相呼应,展现出这位才子的焦虑与期待。张籍在肯定他的同时也为他加油鼓劲。他认为世俗的眼光往往只看表面而忽略了真正的价值所在,而真正有价值的就如那美妙的菱歌一般高昂而珍贵。他用这样的比喻让朱庆馀定心,相信自己的文章价值非凡。
这首诗含蓄地表达了张籍的观点和感情同时也肯定了朱庆馀的才华和担忧的心情定心丸可以说是一语双关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勉励二人的对话交流中包对彼此的深厚情感与敬仰他们的诗篇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一曲对未来金榜题名的颂歌!这种情感的表达堪称妙绝也使得两人的友谊佳话一时广为流传在文坛传为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