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先概述了高名句名篇默写的趋势和特点,着重强调了近年来各省市模拟出现的不指定篇目的考题。接下来,文章通过回顾和分析两道新的高考真题,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如何答题的思路和技巧。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整理了一些来自广东地区模拟题的最新不指定篇目默写题目,并对每个题目给出了参考答案。这些题目涵盖了古典诗词中的多种意象和意境,如“王孙”与青草、落木、杨花、春江、子规、书信、金樽、雁、猿啼以及鬓发等。这些题目旨在帮生备考,以知识为行囊迎接未来的挑战。
自2021年高考以来,各省市模拟考试中的名句名篇默写题目出现了不少不指定篇目的趋势。在此,我们来回顾一下近期两道引人关注的高考真题。
在2021新高,对《楚辞·招隐士》中的名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进行了引用,将“王孙”与青草结合,成为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情感的传统元素。类似的,另一道题目则围绕《楚辞·湘夫人》中的“落木”意象展开。这些不指定篇目的题目需要我们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今天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小编整理了一些最新的不指定篇目默写考题,这些模拟题均来自广东地区,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1.在我国古典诗文中,常描绘一种天地辽阔、小舟浮于水面的意境。例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杨花在古代诗词中是一种常见的意象,用来表达惜春伤感、离恨哀思等多种思想感情。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在唐宋诗词中,“梦”以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艺术魅力被文人频繁使用,用来描写人生际遇或抒发人生感慨。例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春江”是诗人钟爱的意象,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子规”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因常夜鸣、声音凄切而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例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托杜鹃”。
6.在古代,客居他乡的游子能够收到家书是一件幸福的事。“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金樽”是对酒杯的美称,在李白的诗中多有出现,例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8.古诗词中常用“雁”这一意象表达情感,如唐诗中所写:“乡书何处达?归雁入胡天”。
9.“猿啼”在古诗文中是常用的意象,如:“渌水荡漾清猿啼”。
10.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变化抒发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在诗词中常有体现,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参考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以知识为行囊迎接新的挑战。祝愿大家在2022年的高取得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