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专家:赵振海,北京中医大学东直门医院心理门诊副医师
擅长领域:焦虑症、抑郁症、症等心理疾病的临床诊断、心理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生活中,我们或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可能因为别人一句无意的话语,就反唇相讥,恶语相向;或者因为一点小摩擦,就大发雷霆,好像整个世界都得为他们让路。他们就像满载负面情绪的垃圾车,随时可能将情绪垃圾倾倒在你身上。
赵振海医生表示,这种戾气重的人往往过于自负和。在他们的世界里,似乎总是他们是对的,一切都要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一旦不如意,他们就会感到外界失控,而这种失控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他们缺乏接纳和理解,满脑子都是要求和应该。
这类人周围往往缺乏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从未反思过自己的行为,从未做出改变,只是一味指责他人,对一切都看不顺眼。他们不愿意好好沟通,而最可怕的是,他们虽然愤怒委屈,却不愿通过有效沟通来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升级为。
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就展示了这种情景:男子因一点小事端起滚烫的火锅泼向妻子的同学。这种行为就是不加沟通就直接发泄负面情绪,甚至使用的表现。
正如《礼记·祭义》所言:“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戾气重的人常常口出恶言,面相。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时,最好不要去争论,尽量保持平常心;当他们试图造成伤害时,我们应尽量远离;并且不要接纳任何心理垃圾,无论是自己产生的还是他人倾倒给你的。
戾气像病毒一样会传染。比如一个戾气重的丈夫因为工作不顺心回家就抱怨,妻子和儿子接着也会受到影响,产生负面情绪,这就是“踢猫效应”。当整个家庭都被戾气笼罩,温馨和谐、家庭和睦又从何而来?孩子的健康成长又怎能实现?
赵振海医生指出,戾气重的人往往存在安全感缺失、过度任性和自负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家庭教育紧密相关。每个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过于自负的人可能在过度溺爱中长大,养成了过度的性格和控制欲过强的倾向。但在成年后,没有人再为这种任性买单,他们可能会处处碰壁,导致内心不平衡和对他人、社会的诸多不满。他们可能一碰到事情就会愤怒和暴躁,最终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戾气重的父母也可能会培养出胆小、自卑、不自信的孩子。面对孩子时我们应去掉大人的优越感与他们平等沟通才能真正地陪伴他们成长。真正的陪伴是建立在平等、尊重、接纳与认可的基础上的。面对戾气我们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会控制情绪用善意宽容和慈悲之心对待这个世界和身边的人这样我们才能远离伤害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同时赵医生也提醒如果脾气暴躁的状况持续存在且没有得到改善最好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可以到正规医院进行咨询以获取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