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形态优美,温和。清晨司晨鸣唱,日常下蛋劳作。它们默默奉献,从不索取。
母鸡所产的蛋,即便被人从眼前拿走,烹饪成佳肴,它们也不会争得激烈,反而会继续一颗接一颗地生产。
公鸡的作用亦不可小觑。除了清晨打鸣外,当人们将它们灌醉后,它们会肩负起照顾小鸡仔的职责。公鸡带领小鸡,让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产蛋。
有句俗语比喻人的生存状态为“刨一爪子,吃一爪子”,这是模仿鸡的觅食动作。鸡时刻都在地上寻找食物,即使在垃圾堆里,也会低头刨食,其吃相十分自然。这是鸡自力更生、不依赖他人施舍的本性。
因“鸡”与“吉利”的“吉”同音,象征着吉祥如意。很多人对鸡怀有喜爱之情。
由于鸡肉是上佳的美味佳肴,为了满足口福,人们更倾向于将其宰杀食用。以前的“八大碗”宴席,以鸡鱼肉蛋为主,而鸡总是位居首位。逢年过节或亲友聚会,也常杀鸡款待。
人们往往忽视鸡作为人类朋友的诸多优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时,他们甚至视鸡为草芥,随意将其当作商品、礼品,甚至在丧礼中让鸡趴在棺材上。
人们对鸡的污蔑无处不在,如“杀鸡儆猴”、“鸡鸣狗盗之徒”等。更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对不敢杀鸡的人嘲讽为手无缚鸡之力。
在慈悲心的驱使下,老太太在杀鸡时会念诵一些安抚的话语。制作鸡肉菜肴的过程却十分残忍,各种名目的鸡肉菜肴层出不穷,如辣子鸡、口水鸡等,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制作方式和口感。这让人不禁思考,这些鸡是否死得有尊严?
尽管鸡温顺可人,但它们面对死亡时毫无畏惧。无论人们如何让它们赴死,它们都不会怨恨。在我家的一个故事中,我母亲从未杀过鸡,即使面对一只瞎眼的母鸡,她也选择将其卖到别处。
如今,百姓餐桌上越来越多地出现鸡肉。尽管我不刻意提及吃鸡肉的事,但有时亲朋好友会送我鸡。当需要杀鸡时,我会感到犹豫和无奈。有一次,我在老婆的协助下捉住了鸡,但无法下手,最终由老婆完成这一任务。
现在人们开始偏好于吃鸡胗、鸡翅膀和鸡爪子等部位,即使只吃一个爪子也要杀死整只鸡,这似乎是一种浪费。人们为何如此热衷于吃鸡?过度食用鸡肉可能导致营养过剩和健康问题。
市场上有人售卖野鸡,这是二级保护动物。对于野生动物的消费和保护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有人将卖弄姿色或提供服务的人称作“野鸡”,这种称呼令人担忧。追逐这种行为不仅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反映了社会的某种病态。一些人因沉迷于美色而招致破败,甚至付出身家性命的代价。“扫黄打非”,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我们应该减少欲望,拒绝贪欲和邪念的侵蚀。多一些仁爱之心,人与人和自然才能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