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场景下,逻辑卷管理器(LVM)被用于将多个磁盘和分区整合成一个逻辑卷,以提升单个分区的存储容量。当面对分区容量不足的问题时,还能轻松实现动态扩容。但你或许不知道,LVM实际上还集成了冗余阵列(RAID)的功能,不仅可以防止磁盘故障,还能提高数据存储的性能。
LVM支持的RAID级别丰富,包括常见的RAID 0、1、4、5、6以及10等。在LVM中的RAID卷具备以下特性:
LVM能够创建和管理基于多设备(MD)内核驱动程序的RAID逻辑卷;
可以临时拆分RAID 1镜像并将其合并回阵列;
支持快照功能。
以下是测试环境的详细介绍:
测试环境所用操作系统为CentOS 7.6。为了测试不同类型的RAID卷,使用了四块容量为100G的磁盘进行测试。为保证配置效率,建议使用的磁盘容量保持一致。
关于RAID卷的配置方法,其实并不需要额外的命令,依然使用lvcreate命令创建逻辑卷,并在创建时通过–type参数指定RAID类型。在企业环境中,常常使用RAID 1、RAID 5和RAID 1 0来满足不同的需求,下面将针对这三种RAID类型进行详细的测试配置说明。
首先是RAID 1的配置:
RAID 1至少需要两块磁盘。配置流程包括创建物理卷和卷组,然后创建RAID 1卷。具体命令如下:
(1) 配置物理卷和卷组:使用pvcreate和vgcreate命令创建;
(2) 创建RAID 1逻辑卷:使用lvcreate命令,并指定–type为raid1,-m参数表示创建不同副本数的RAID 1阵列,此处指定为双向(即每个数据生成一个副本)。查看RAID卷信息可以通过lvs命令进行查看和管理。配置完成后会发现lvm_raid1逻辑卷是一个双向的RAID 1阵列,且只有使用了全部剩余空间的大小可用。“Mirrored volumes”表示存在两个镜像卷。通过lvdisplay命令也可查看到相关的卷信息。 接着是RAID 5的配置:配置了四块磁盘以配置RAID 5卷。(配置流程与RAID 1类似)创建RAID 5逻辑卷时,默认条带大小为64k,-I参数可用于指定条带大小。(注:指定条带数为奇数时需要足够的磁盘数来满足条件)。创建完成后,依然可以使用lvs命令来查看和管理相关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当使用特定数量的磁盘时(如三块磁盘),可能会因为无法满足特定条件而无法创建RAID卷(如指定条带数为奇数)。最后是关于RAID 10的配置:与前面两种类型的配置流程类似,但需要注意的是RAID 10至少需要四块磁盘来配置。(其他配置参数与之前保持一致)同样可以通过lvs命令来查看和管理相关的RAID信息。(这里需注意实际的逻辑卷大小与其在卷组中的占用空间可能有所不同)。总结一下:LVM通过配置为RAID逻辑卷不仅可以实现软RAID的功能还提供了分区动态扩容和快照功能。在扩容分区时无需额外的操作只需使用lvresize命令即可实现扩容操作。通过本文对LVM与RAID结合使用的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项技术以实现更加灵活高效的存储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