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提及的挂在他床头的两张花纸中,有一张描绘的是老鼠娶亲的热闹场景,画中老鼠的形象都带有读书人的气质。虽然这类题材在年画中十分常见,但滩头年画却以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展现出别样的魅力。今天,新京报带您了解这个源于湖南邵阳隆回县偏远小镇的滩头年画。
在我国新春时分,许多家庭的墙壁上总会贴上各式各样的年画,其中不乏来自滩头小镇的年画作品。这些作品承载着浓浓的年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传承着这份传统手艺的,是一位名叫钟星琳的90后姑娘。她是滩头年画的第四代传承人,面容温婉沉静的她,却肩负着传承家族百年手艺的重任。
滩头镇,这个位于湘西河畔的小镇,虽历经千年却依然保持着古朴和厚重。在这里,一条主街贯穿全镇,小巷深处,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一直延伸到人们心中最深的家乡情愫处。每家的门画上都绘有尉迟恭和秦叔宝的形象,他们是门神的代表,也是滩头年画的前身。这些门画上的色彩鲜艳明快,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滩头年画是湖南唯一传统木板手工印年画,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制作技艺使得它在民国时期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如今,滩头年画已经被文学大家写进书籍,成为首批非遗项目。即使在名声在外的情况下,滩头镇的古朴和厚重依然没有改变。而那些贴在门上的尉迟恭和秦叔宝,已经成为滩头人内心关于“家”的符号。他们等待着未归的家人,守护着这个小镇的安宁和祥和。
钟星琳是滩头年画传承人的小孙女,她的整个童年都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度过。在她的记忆里,家里的老宅里总是挂着各种各样的年画。作为家族的传承人之一,她从小就接触并学习了年画的制作技艺。大学毕业后,她从事媒体工作,看似与这项家族事业分道扬镳,但在她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份对滩头年画的热爱和执着。
滩头年画的制作技艺繁复精细,每一种图案的制作都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钟星琳告诉记者,这些技艺都是祖辈们留下来的智慧和匠心独运的传承,虽然制作过程十分辛苦,但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艺术的敬畏和尊重。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项传统手艺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钟星琳曾目睹自己的爷爷为了制作滩头年画倾注了一生的心血。“爷爷是凌晨去世的,去世前两天还在作坊里忙活。”这种对工艺的执着和热爱让钟星琳深受触动。她决定回到小镇继续传承这项家族手艺并为之努力。她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如果不继续传承和保护这一技艺很可能会逐渐消失殆尽无法被后世所见。现在工作一年到头都忙忙碌碌但每到新年临近时家里团聚的氛围却是最浓厚的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家的味道这也是钟星琳想守护的那份最真挚的年味。为了适应市场钟星琳将年画变为了文创产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滩头年画让它在市场经济中繁荣发展继续传承下去。钟星琳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也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和保护滩头年画的行列中一起守护着这份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闪耀着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