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磷化处理工艺
磷化处理是一种化学反应,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金属免受腐蚀和氧化的表面处理工艺。这种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目的是为金属提供一层保护膜,隔绝金属与空气接触,防止金属被腐蚀。磷化处理还常用于产品涂漆前的打底工作,形成的磷化膜能够提高漆层的附着力和蚀能力,增强金属的装饰性。
经过磷化处理的金属表面,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黑色、彩虹色或接近金属本色的灰色。这种多样化的颜色表现使得磷化处理工艺在汽车、船舶、机械制造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磷化工艺的发展历史
磷化处理工艺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早在1869年,就有人发现了磷化膜在金属表面的应用,能有效保护金属长时间不被腐蚀,并申请了专利,为磷化处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初开始,磷化处理开始应用于工业产品中,推动了磷化工艺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的磷化处理工艺不断朝着低温、低渣、环保无毒的方向发展。
磷化的分类及应用
磷化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使用不同的磷化剂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磷化类型包括铁系磷化、锌系磷化和锰系磷化。
铁系磷化后表面会呈现出彩虹色以及蓝色,主要用于涂装底层,提高工件的蚀能力和表面涂层的结合力。
锌系磷化呈灰色,被称为灰膜磷化。它在工件表面形成灰色的磷化膜,既可以作为涂装底层,也可以单独作为蚀涂层使用。锌系磷化广泛应用于镀锌板、冷轧板以及铝板的表面磷化处理。
锰系磷化呈黑色或黑灰色,具有最好的防锈性能。它可以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磷化膜,作为零部件的长期防锈使用。锰系磷化的摩擦系数较小,因此也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紧固件等需要减小摩擦的场合。
磷化处理工艺流程
常用的磷化处理工艺是利用化学元素发生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膜,起到蚀和打底的作用。现代磷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脱脂除油:清除金属材料表面的油迹和杂质,以保证磷化的质量。通常采用化,将工件放入加热至80℃的强酸清洗液中约5分钟,通过强酸与油脂的反应来去除油脂。
2.除锈、除氧化皮:清除钢铁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迹,以保证磷化膜的附着力。通常采用化,将工件放入含有工业盐酸的酸洗液中约30分钟,以去除锈迹和氧化皮。
3.磷化处理:将金属工件放入磷化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层牢固的磷化膜。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通常根据工件的结构、材料和温度来决定。
4.其他工序:包括水洗、烘干等。工件在每一道工序后都需要进行水洗,以清除残留的化学成分。完成磷化和水洗后,需要烘干表面的水分。
磷化处理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它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溶液沉渣多、表面粗糙等。需要不断改进处理工艺,提高效率和环保性能,以适应现代工业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磷化处理工艺也将不断发展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