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我这种容易上火的体质又开始出现问题了。上周痛得难受,晚上睡觉感觉口干,早晨起床后嘴里还有异味。原本想喝点板蓝根缓解一下,但实在受不了那股苦味。
偶然在养生群看到有人推荐黑豆山水,据说对虚火很有效。虽然心里将信将疑,毕竟网上的偏方众多,难以分辨真假。但材料既简单又便宜,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初次尝试时,我犯了个小错误。用了新鲜的山,切了一大块来煮。养生群的阿姨看到照片后告诉我,新鲜山和干山效果大不同。干山晒干切片后,才算是材。于是我又去店买了干山,尝试正确的配方煮制。
正确做法是这样的:选用外皮黑里面绿的黑豆约15克(一小把),干山也是15克(十几片),加水800毫升一起煮。我没有养生壶,就用普通小锅煮开后,转小火焖煮约20分钟。
煮好的黑豆山水屋里弥漫着淡淡的豆香,口感不错,不像中那么难喝。我连续喝了几天,本以为没什么效果,但第三天起床后嗓子明显舒服多了,卡痰的感觉也减轻了。
以前我以为上火就该喝点凉茶或菊花茶。但在医院排队时翻杂志,才知道我这种“上热下寒”的体质不适合喝凉茶。所谓“上热下寒”,就是上半身容易长痘、嗓子干,但手脚总是冰凉。夏天吹空调还要裹毯子,但嘴上却总起泡。
这种情况下喝寒凉的东西反而会加重病情。黑豆山水的好处在于能温和调理,通过补肾水来引导虚火下行。虽然原理说不清,但效果确实比我以前喝的凉茶好。
我把这个方子分享给了同事,大家都很有兴趣。有个经常熬夜的设计师妹子脸上总冒痘,试了一周说效果挺好,新痘痘也少了。还有个程序员朋友老是口腔溃疡,现在每天都泡这个喝。
刚开始我把煮好的黑豆山渣都吃了,结果晚上胀气厉害,肚子咕噜响。后来才知道主要是喝水,渣最好不要吃。我表姐想喝,咨询中医大夫后得知孕妇可以喝,但黑豆用量要减少,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饮用。
根据体质不同,我还可以调整配方。如痰多时可加梨同煮,咳嗽带血丝可放两颗乌梅,眼睛干涩则加枸杞。我妈更年期上火时,我教她加山楂和红糖同煮,她感觉身体暖和了很多。前段时间我爸感冒咳嗽不止,我加大了剂量,黑豆和山的用量都增加了一些,煮的时间也稍长一些。爸爸喝了两天就觉得胸口舒服多了。
这个方子最大的优点是便宜。黑豆和山都很实惠,比起昂贵的保健品和功能茶,这个真的很亲民。我现在出差都会带着,酒店用热水泡一泡也很方便。
分享这个方子并不是夸大它的神奇效果,而是作为普通人,我觉得简单实用的方法才最适合日常。我不是养生达人,只是偶然发现这个方法对我有效,所以记录下来分享。每个质不同,效果可能会有差异,但值得一试。现在我已经养成了每天喝黑豆山水的习惯,嗓子痛的次数明显减少,嘴角的小泡也好多了。味道回甘,比我以前喝的苦丁茶好多了。养生不需要太复杂或昂贵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小方法并坚持下来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严重病症仍需正规治疗但这个可作为日常保健的好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