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年年绿,还是春草明年绿

春草年年绿,还是春草明年绿

今年是我三年来的第一次回到故乡过年,仿佛成为了一个探索者回到了自己曾经的家园。

这次回家的体验有些特殊,因为父母两年前搬到了城市的新区,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个新家过春节。新的住所离我以前生活的老城区很远,连路名都是我从没听过的。如今我出门需要依赖导航,点评平台找饭店,甚至经常要乘坐地铁。记得前离开老家时,我的生活圈几乎都在步行可达的范围内。

春节期间的出行变得不那么令人期待。原本回家的一大乐趣是欣赏故乡的风土人情,但因为搬家太远,这个地方对我来说几乎像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尽管对新环境感到新奇,但春节时期,新家旁边的商店纷纷关门,少了出门的乐趣。

这种情况可能并非个例,反映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记得高中时,公交车刚刚装上空调,需要额外支付一元钱,我和同学们只有在极端炎热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乘坐;而现在,我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等待着地铁的到来。这一刻,我对自己的位置感到一丝迷茫,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时空交汇点。

故乡总是被誉为“乡梓之地”,人们对故乡的审美是静态的,把它当作回忆的载体。人们希望家乡保持稳定,以便在多年后归来时能找到熟悉的事物,唤起久违的往事。就像那句诗所说,“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家乡的变化是必然的,而我们也应该接受并欣赏这种变化。

父母这次搬家虽然远离了我的成长环境,但我依然认为他们的选择是明智的。现在他们每天都会到家对面的现代化大公园散步。这个公园位于新区,规划新颖,占地面积广阔。他们每天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拍的照片里,蓝天白云之下,草坪一望无际,这个环境确实令我羡慕。

更重要的是,新房子配备了电梯,这是他们第一次住上有电梯的住宅。以前住的老房子楼层不高,他们并未觉得电梯有多么重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走路的速度开始变慢,开始依赖电梯的便利。我看到他们勾着我的胳膊,才意识到电梯对他们来说是多么不可或缺。

尽管我的新家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乡”,但我依然感激父母换了房子,让他们过上了更舒适的生活。这个新区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城市景观都远比老城区先进。城市的宣传片常常在这一带用无人机取景,展现出活力四溢的面貌。我想,父母即便老了,也会喜欢这种现代感,这与年轻人的喜好并无不同。

返程时,我感受到了新家带来的便利。以往回家路上总是匆匆忙忙,火车站距离较远且路上拥堵不堪,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出门。但现在新家附近的新修高铁站和地铁站让出行变得轻松许多,我甚至可以睡到自然醒,悠闲地吃饭、看电视,然后不慌不忙地出门。

家乡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点,它是一张网,连接着我们的亲朋故旧、山川风物。这张网如同坐标,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人与人的距离可能会拉长,但那条源于血缘或生活的线条始终将我们紧紧相连。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无论家乡如何变化,只要我们顺着这条线条深入探索,总能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归宿。


春草年年绿,还是春草明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