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项研究,引起广泛关注:经常摄入促炎食物可能对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促炎食物摄入越多,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水平越高。这是真的吗?
聚焦重点:促炎食物真的伤害心脏吗?
最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指出摄入促炎食物与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水平之间的关联。分析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发现,饮食中的炎症指数与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
这项研究明确了膳食炎症指数与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指出促炎饮食在心血管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数据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
警告:慢性炎症环境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特别是经常摄入促炎食物,可能使处于慢性炎症环境中。这种状态不仅使机体处于反复损伤和修复的过程,增加癌变概率,还可能降低整个免疫系统功能,导致识别和清除细胞的能力异常,进一步增加癌症风险。
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慢性炎症与多种慢有关,如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一项长达32年的报告也支持了这一点,指出心血管健康与体内炎症状态有关。
注意:这些常见的食物是促炎大户
以下食物可能加剧身体的炎症反应,导致过敏反应:
1. 红肉:红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过量摄入可能增加炎症反应。
2. 加工类食品:这些食品富含饱和脂肪酸,可能加重炎症刺激。
3. 高糖食物:研究发现在扰乱肠道菌群环境的同时可能诱发慢性炎症。甜饮料、甜点等应适量食用。
4. 高反式脂肪酸食物:如油炸食品和某些糕点,同样可能促进体内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健康建议:选择抗炎食物,增强免疫力
为了降低身体的炎症水平,可以选择多吃抗炎食物。具有抗炎功能的食物包括: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水果(尤其是浆果类)、富含-3型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以及香辛料(如姜黄、肉桂、大蒜等)。在选择食物时,需根据个质避免过敏。抗炎饮食只是饮食模式之一,不能替代物。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
具体抗炎饮食建议如下:
1.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特别是蔬菜和水果。建议每天食用5~7种不同颜色的蔬果,蔬菜摄入量应达到500克以上。
2. 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如小米、玉米、燕麦等。
3. 增加富含-3型脂肪酸的食物摄入,如鱼类、坚果和豆制品。建议每周至少吃2~3次海产品。
4. 适量增加辛香调味品的摄入,如丁香、迷迭香、姜黄等,这些调味品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健康小贴士:
1. 摄入促炎食物与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水平升高有关。
2. 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环境中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3. 红肉、加工食品、高糖食品等是常见的促炎食物。
4. 抗炎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强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3型脂肪酸的食物的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