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而永恒》是一本让人难以释卷的书,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读到这样深入人心的作品了。这本书围绕“养老”、“看病”、“孝亲”、“育儿”和“养家”等一系列热点话题展开,紧密关联我们每个人自身以及身边那些熟悉或陌生的普通人,描绘出家庭及家庭以外的各种现实情境。
《缓慢而永恒》由姬中宪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品。书中刻画了许多人物,如九十多岁的“九零后”奶奶、六十多岁的“老剩男”舅舅,以及不爱出门的“老宅男”岳父等,但核心主题只有一个——变老。尽管对于变老这样沉重且沮丧的话题,我通常是排斥的,但这本书却以其独特的方式让我重新审视这一不可避免的过程。
作者姬中宪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将变老这一话题写得富有日常趣味,甚至有些喜悦。他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人物内心的起伏和心酸。作家鲁敏形容这本书的一句话非常贴切——“读之微苦,又有日月的迟缓安详,如软抽打,不着痕,只颤然的心惊。”
对于我们这一代八零后、九零后的独生子女来说,变老似乎是一个遥远的词汇。随着父母逐渐步入退休年龄,祖父母一代的老年生活也逐渐露出真容。我们终将面对这一残酷的一面,正如那句话所说:“我到中年,而你已衰老”。
近些年,关于衰老的作品层出不穷,但姬中宪的作品似乎独树一帜。他不仅是的第一代职业社会工作者,还是华东大学的教授,著有多部小说。他的作品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生活,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和际遇。这本书并不是小说,也没有虚构的情节,但它如同一串串珠子串联起我们的故事,让人感同身受。
这本书探讨了变老是否可怕的问题,但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讲述外婆和舅舅的故事,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富有和经得起挥霍的。外婆住在上海的石库门老房子里,虽然年纪大了,但她依然能够自如地爬上楼梯,那是她一生的交通要道。当疾病缠身时,人们开始面临生命的考验。民办敬老院的兴起,反映了临终关怀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背景。姬中宪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总结道:人老了,就没那么讲究,老到一定程度,就统统收进一个院子里,方便死神清点。
书中还通过岳父这个有趣的“老宅男”形象,探讨了男人的生命过程以及变老的本质。岳父的宅属性似乎预示着男人最终会回归家庭,收缩成一个宅男,并最终可能面临老年的过程。这也让我们思考:变老的本质是否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一生?几十年后,我们的父母已退休但尚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而从六十岁到七十岁的过渡阶段是一段容易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时期。
《缓慢而永远》是一部记录当今城市化进程下人真实人生况味的作品。它让我们照见这个时代,彼此相熟也陌生的二十多位人物轮番登场于这十一章中篇构成的叙事空间内共同面对生死议题以及各自五味杂陈的命运片段。它既是一部与当下人家庭有关的作品也是一面能让我们照见这个时代的镜子地理上的终点与起伏的人心与人生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