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书成就一门新学科,《红楼梦》无疑是这一学科的代表之作。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它代表了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巅峰。人士都对其赞不绝口,称其为奇书,是因为其内含的无数未解之谜激发了历代人的研究兴趣,由此衍生出了涵盖文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红学》。
(一)曹雪芹家族简史
在17世纪上半叶,曹家先祖投靠了努尔哈赤。随着清朝的建立,曹家开始兴盛。真正的名门望族地位,是在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这一辈奠定的。曹寅不仅才艺横溢,还拥有上层的社交网络。
曹寅自幼聪明好学,精通诗词书画。据说年轻时曾陪伴康熙皇帝读书,还担任过御前侍卫。曹寅的母亲,也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曾是康熙皇帝的侍女。曹寅的两个女儿都嫁入了王室。传闻康熙皇帝曾多次南巡,都是由曹寅接驾并在曹家居住。
盛极必衰。曹家因多次接驾而耗尽家财,虽然曹寅努力弥补亏空,但家道已中落。曹寅去世后,其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但不久病逝。康熙皇帝为了保全曹家,让曹寅的四侄曹頫接任此职。关于曹雪芹的身世,有说法认为他是曹颙的遗腹子。
(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原型之谜
关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存在多种说法。其中,恭王府和随园是最主要的两种观点。
恭王府,位于什刹海西北角,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其园林融合江南与北方建筑风格,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不少人认为恭王府是曹雪芹书中大观园的原型。
清代学者袁枚认为大观园的原型就是他的随园。随园曾是曹家的财产,后成为袁枚的产业。袁枚将其改造成办学和游玩的好去处,赚取了不少钱财。关于大观园原型的争议,学者们各持己见。
(三)《红楼梦》的作者之谜
《红楼梦》可以说是曹雪芹留下的唯一遗产。小说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故事,展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关于这部小说的作者,存在诸多谜团。
有观点认为,《红楼梦》的原作者是曹雪芹的继父曹頫。曹頫小时候在曹寅府中生活,经历过家族的兴衰,后来因被而流离失所。他认为自己的一生经历与《红楼梦》中的故事相呼应,于是创作了这部作品。而曹雪芹则在父亲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学加工和增删。关于作者的问题学者们争议不断,至今没有定论。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含有许多谜团包括版本之谜这也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了许多读者和研究者一生的追求和探索对象不少读者认为读《红楼梦》前八十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享受但从八十一回开始故事的连贯性变差引发了读者对其续作者的质疑张爱玲曾感慨人生有三恨其中第三恨便是红楼梦未完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认为了解的文化特色最有趣也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去通读《红楼梦》这也是这部小说永恒的魅力所在。
本文作者赵心放是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黄桷文学社副社长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让我们共同探讨更多有趣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