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
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对成本把控、材料采购及施工安排具有关键性影响。以下是详细的计算规则和方法。
(一)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打、压工程量计算
1. 打桩体积的计算:
按照设计桩长,包含桩尖的全长,来计算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注意,这里的桩尖虚体积不需要扣除。计算公式为:V = 桩截面积 设计桩长(含桩尖长度),计量单位为立方米(m)。
之所以不扣除桩尖虚体积,是因为在实际施工和工程计量中,虽然桩尖是空心结构,但其制作和施工工艺与桩身紧密相连,单独计算过于复杂且对整体工程量影响不大,因此从工程实践角度简化计算。
2. 送桩体积的计算:
当需要将钢筋砼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需要进行“送桩”操作。送桩体积按定额规定,用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的距离)再加0.5米,然后乘以横截面积来计算。公式为:V = 桩截面积 (送桩长度 + 0.5m)。其中,送桩长度指的是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的距离,计量单位同样是m。加0.5米是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工具桩的入土深度及操作余量,这是基于长期施工经验的行业标准,以确保送桩工程量计算符合实际施工消耗。
3. 接桩的计算:
接桩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将桩的总长度分节预制并运至现场。接桩方式包括硫磺胶泥接桩和电焊接桩。若采用硫磺胶泥接桩,计量单位是平方米(m),按桩截面积计算;若采用电焊接桩,计量单位是吨(t),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计算。不同接桩方式采用不同计量单位和计算方式,是因为硫磺胶泥接桩主要与接触面积相关,而电焊接桩与钢材重量直接挂钩,这样能更精准反映不同接桩工艺的成本和工程量。
(二)预应力钢筋砼管桩的打、压工程量计算
预应力钢筋砼管桩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同样包含桩尖全长,但管桩的空心体积需要扣除。若管桩的空心部分需要进行填充,如灌注混凝土或其他填充材料,则相应工程量应另外计算。计算公式为:V = 桩截面积 设计桩长(含桩尖长度)。扣除空心体积是因为空心部分不填充混凝土,不计入打桩混凝土工程量;而灌芯单独计算是因为其施工工艺和材料与打桩不同,需分别核算成本和工程量。
二、护壁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
护壁混凝土主要用于基坑的支护和防护,其工程量的计算对整体工程造价和施工计划有重要影响。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一)基坑锚喷护壁成孔及孔内注浆工程量计算:按设计图纸以延长米计算。这是因为成孔和注浆施工主要与钻孔的长度相关,以延长米计量能直观反映施工工作量,便于核算成本和材料采购。
(二)护壁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按设计图纸以平方米计算。这是因为护壁混凝土的主要作用是防护基坑壁面,其工程量与的面积直接相关。按平方米计算能准确反映所需混凝土量和施工面积,便于工程计量和造价核算。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考虑混凝土的厚度、方式等因素对工程量计算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