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正义的匡是什么意思

匡扶正义的匡是什么意思

“往”字溯源及其内涵

“往”的本字是“㞷”,其甲骨文形态上部分是“止”,下部分是“王”,代表着君王行动的方向。但由于“㞷”字的意义不够明确,金文时期在字形中添加了意符彳,同时将“王”讹变为“土”,但读音仍然与“王”相同,成为一个既表意又表音的字。

《说文解字》对“往”的解释为“之也”,意味着前往、去。在《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追思昔日之事,感受今日之景,体现了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悲凉之感。

在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中,“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意味着奉行大道即自然规律,就能使天下归附,世界便会和谐安宁。这里的“大象”代表着无形的道。

《庄子》中亦有关于“往”的论述。《庄子》提到,未来的社会不可期待,过去的社会也不可追回,人们只能活在当下。《庄子山木》提到“送往而迎来”,意指自然的交替更迭,不加人为干涉。《庄子则阳》则指出观察道之始末,其过去未来都无穷无尽。

在《周易泰卦》中,“泰,小往大来”,描述的是阴阳交替、生生不息的自然现象。立春时分,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象征君子之道增长,小人之道消退。泰卦讲的是阴阳和谐、万物生长的状态。

“往”字还有一些成语蕴含深刻含义。如“礼尚往来”,指的是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注重回馈。“既往不咎”意味着对已做过的事情不论对错都不再追究责任。“观往知来”指的是通过研究过去可以推测未来。“独往独来”则描绘了那些摆脱束缚、自由往来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看到的以“王”为声符的字,大多是以“㞷”为声符的字。例如:“汪”、“旺”、“枉”、“狂”、“匡”等。这些字都蕴“往”的某种含义,体现了语言的博大精深与汉字的丰富内涵。


匡扶正义的匡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