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结构的字有哪些

包围结构的字有哪些

为了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需求,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解析田英章先生的楷书作品《滕王阁序》。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讲解的单字是从田英章先生的楷书字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与原作中的字体可能存在细微差别,请大家理解。已经讲解过的字可以在我们的公众号里找到,进入公众号后请点击底部的【每日一字】菜单。

“高朋满座,热闹非凡,宛如滕王阁中龙蛇飞舞,那是孟学士所呈现出的辉煌场景。”现在让我们来深入探讨第一百一十二个字——“座”。

座(zu):这是一种半包围结构的字体,需要内外协调。外部“广”字旁要把握宽窄适度,笔画舒展流畅。定位中心的首点应厚重沉稳;接着,横画露锋起笔,略微抗肩,稍稍压低以配合首点的位置,呈现俯视之态,注意不要太重。撇笔从横画左端的下方开始,留下气口,上部不要过重,逐渐加重力度形成“撇肚”,最后稍微弯曲撇出。

内部“坐”字上收下展,不宜过宽。上面的两个“人”字在这里被写成“口”字形,左低右高。左边的“口”稍微轻盈,上宽下窄,右斜抗肩;右边的“口”离左边的“口”稍远,尺寸稍大,保持平稳端庄。下面的“土”字旁上展下收:短横露锋入笔,抗肩与上部协调,注意不要太长;竖笔高起,稍重,中锋下行,穿过两个“口”字中间,中间略轻,过短横后不宜过长;最后的长横起笔向左探出,斜切起笔,略微抗肩,呈现俯视之态,右边稍重,收笔处稍微下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楷书的结构和笔法,我们还为大家附上了几位书法名家的作品,包括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王羲之的《金刚经》、文徵明的《西苑诗十首》、董其昌的《颜平原争坐位帖》以及怀素的《自叙帖》,希望大家能够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感受到楷书的无穷魅力。


包围结构的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