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要求,今天我将继续深入解析田英章先生的楷书作品《九成宫醴泉铭》。在此提醒大家,这里的每个字都是从田英章先生的楷书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可能与原作中的字稍有差异,请读者们谅解。
对于今天解析的第九百七十一个字——“龟”字。
龟字的读音为guī,有时也可读作jūn或qiū。它的结构非常独特,需要特别注意疏密搭配和主笔的突出。在书写时,上半部分应该稍微重一些,不要写得过高。首撇要写得高起,稍微平一些,稍微弯曲。横折撇的部分需要虚接起笔,横的部分要抗肩,然后一带而过,接下来往上稍提笔锋,顿笔写撇,与首撇的角度要有所区别。
下半部分的字形较为扁平,需要靠上一些,并且稍微抗肩。左竖起笔要靠左,虚接起笔后,向下右下弯行,逐渐减轻力度,不要写得太长。横折部分需要虚接起笔,横画不宜过重,抗肩,与撇笔相接(要使此处成为横画的中间)。然后往上稍抬笔锋、顿笔写竖,左斜,逐渐减轻力度,也不要写得太长。底横需要实接起笔,抗肩,略呈俯视,收笔时要托住右竖。
在书写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右边的竖笔,实接起笔,竖身不重,中间略细,长度要适中,垂露收笔,不可过重。接下来的竖弯钩实起笔(与右竖分列中撇的两侧),中锋下行,过程中不要过重,过了右竖的底部后,开始稍给力向右拐弯,向右稍呈仰势,稍重、稍长。到位后,要内圆外方,纵展洒脱地挑笔向右上方起钩。
接下来的步骤是书写左边的两个“彐”,上收下展,注意这两个“彐”的形状和倾斜角度都要有所不同,横画的抗肩大小和横折角度也要有所变化。
最后书写右边部分,要注意与左边的笔画相对应。横折实起笔,横画抗肩,不宜过重或过长。到位后往上稍提笔锋、顿笔稍内擫写竖,略弯,注意长度。中间两横需要注意变化。底横要实接两竖,坚定有力,最后的点笔要轻盈,稍微立起来。
参考碑帖:晋·王羲之·黄庭经、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清·姚孟起·临九成宫、晋·王羲之道·普觉国师碑、宋·米芾·蜀素帖、元·赵孟頫·秋兴赋、唐·孙过庭·书谱、元·邓文原·急就章、明·王铎·日夕行村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