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中的学问指的是

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中的学问指的是

作者:文心行者

◎在学界有着卓越声誉的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从北京大学退休后,便投身复旦大学,致力于诠释出土简帛文献中的《老子》。在《老子》的第十三章中,有“宠辱若惊”一句,这是成语“受宠若惊”的来源。裘先生通过对郭店出土的《老子》简的研究发现,这个“惊”字实际上是误读,应为“荣”。这句话与同一章中的“贵大患若身”相呼应,后者意为将死视为与生命同等宝贵。那么,“宠辱若荣”便意味着把屈辱视为荣誉同样重要。或许这也诠释了裘先生自己的学术精神吧?即使在很多人认为古文字学是一门枯燥无用的学问的年代里,裘先生也始终保持着专注和热情。即使在唐山及北京时,人们纷纷躲避,他却依然一灯独照,研究古文字。

◎裘锡圭先生拥有虚心坦荡的胸怀,从不掩饰自己的错误。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上可以找到他在2018年的一篇声明。在这篇声明中,他承认自己在2012年发表的论文《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鸟形盉铭文解释》存在严重错误,并表示自己的文章可能毫无价值,应该作废并不再编入文集。他也在自己的著述中表示:“随着新史料的发掘和发现,过去的一些考据类文章的结论可能会被证明是错误的。”他认为学者应该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以免误导他人。这种态度是做学问的应有之道。


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中的学问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