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抖音发布了《2025抖音非遗数据报告》,该报告揭示了过去一年非遗在抖音平台上的繁荣景象。据数据显示,有高达1400万网友热衷于分享非遗体验,相关短视频的播放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499亿次。值得关注的是,创作非遗内容的中年轻力量正在崛起。
在抖音平台上,非遗传承人的年轻化趋势日益显著。30岁以下(95后)的级非遗传承人同比增长了24%,在总数中占比逐渐上升。更令人欣喜的是,发布非遗视频的00后数量也有显著增长,增长率高达95%。这一数据反映出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关注。
李子柒的一则“雕漆隐花”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她以诗意镜头展示了精湛的大漆工艺,获得了超过1千万的点赞量。其他如跑酷拉面的年轻人用铁花与跑酷运动的跨界结合,以及通过抖音非遗发展共创营与龙泉青瓷技艺传承人对接的创作者也都因其创新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点赞。这些成功案例不仅激发了更多年轻创作者的热情,也带动了非遗好物和风光被更多用户体验和消费。
除了这些耀眼的成绩,报告还显示抖音电商中非遗商品年销量超过65亿单,这一数字足以证明非遗文化的商业价值正在被逐步发掘。相声、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越剧、豫剧、狮舞等非遗项目在抖音上获得了最高的点赞量,而一些地方特色技艺如陕北说书、龟苓膏配制技艺等也通过短视频平台突破了地域限制,走进了大众视野。
更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传承人们正在利用现代科技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北京“面人郎”第三代非遗技艺传承人将传统面塑与3D打印结合,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的关注。结合流行趋势,一些年轻传承人用非遗技艺创新演绎现代元素,如用皮影戏演绎“迈克尔杰克逊”和《哪吒2》,展示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可能性。
《2025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揭示了非遗在抖音平台上的蓬展。无论是专业传承人还是普通年轻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流平part台和当代价值的展示窗口。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