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是因为我学习了外语,对于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从嫁给了北方人之后,我时常会听到我的爱人那边的方言。我的爱人来自河北,他们的方言中有很多有趣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些我觉得很有趣的方言词汇的解释和分享:
1. “倒穿袄”:这个词汇在我第一次听到时,误以为是“大长袄”,但实际上它是小孩子穿在棉袄外面的罩袂,背后有系带。在我们这里,这种衣服被称为“反罩衣”。
2. “透风鞋”:这个词汇非常形象,指的就是凉鞋。听到“透风”这个词,就能感受到一丝丝的凉爽。
3. “拉锁”:他们说的拉链我们称为拉锁。孩子听多了之后,也习惯说拉锁了。
4. “胰子”:这是他们对肥皂的称呼。我婆婆那一代人习惯这样说,现在她也会把自行车称为“洋车子”。
5. 我们这里不说“干”,而是说馒头。他们不说“热馒头”,而是说“熥干”。刚开始听到这个词时,我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查字典才知道,“熥”是把凉了的熟食蒸热或烤热的意思。
6. 还有一个词是“糊涂”,音似但不确定具体的字,指的是玉米粥。我总觉得这个词语不好听,更喜欢说成“玉米糊糊”。婆婆家早上习惯喝“糊涂”,晚上则喝小米粥。
7. “铛”这个词,我第一次听到时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婆婆说烙饼需要这个工具。通过查字典,我发现它是一个多音字,念chng时指的是烙饼用的平底锅。
8. “波罗盖儿”,初次听到时我误以为是指菠萝的盖子。后来才知道它指的是人的膝盖。
9. “过事”,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我误以为是指有人去世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他们的方言词,表示办婚事的意思。
10. 还有“结记”,我之前误听为“结气”,后来才知道它的意思是挂念、惦记。
11. “圪蹴(gji)”,每次婆婆让二宝做这个动作时,我都以为没有对应的汉字。当我输入拼音gejiu时,词语“圪蹴”就出现了,指的是蹲下这个动作。
这些方言词汇的背后蕴丰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北方的文化和语言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