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热门话题,切勿错过,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获得您的点赞、关注与评论。
祝愿大家每天都开心快乐,财源滚滚,年年都充满欢乐!
关于汉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词和字是不同的。字是构成词的基本单位,词可以由一个字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字构成。当我们描述一个事物时,我们使用的是词,而不是字。当遇到新的事物时,我们会创造新的词,使用的是已有的字,如“二氧化碳”。汉语并不需要创造新的字,但会不断创造新词。汉语词典是以字为条目进行编纂的,所以基本上不会增加新字。而英语词典则是以词为条目,因此会出现许多新词。汉语的这种词字分离的现象在英语中也存在,英语有词根和词缀,新词大多由这些词根词缀组合而成。可见,汉语和英语创造新词的方法有相似之处。
现在虽然仍在创造新的汉字,但数量很少。实际上,自从有汉字以来,一直在不断创造新的汉字。这些新创的汉字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当前汉字面临的问题不是字形,而是读音。群众广泛接受的读音发展很快,而字典的调整速度却跟不上,导致不同的读法并存,容易带来混乱。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解释了汉字发展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这个故事阐述了为什么不能超过三,三次是一个极限。
对于新出现的物名称,往往是一串奇怪的汉字组合,记忆起来非常困难。相比之下,计算机领域的术语,如CPU、GPU等,直接使用英文,既好记又好用,全球通用。
还有一个例子,蔡方荫教授在1953年创造了“砬”字。当时教学条件有限,没有录音机和复印机,学生们只能依靠手工书写。面对这些困难,蔡方荫教授用“石三”二字代替了原本的“砬”。这个例子展示了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挑战和创新。
汉字就像数学中的素数,足以表达一般的内容。我们要感谢祖先为我们铺就了这条路,后辈们可以继续使用并传承。
关于汉字的代表性成语典故可以延续下去,如“指鼠为鸭”、“提灯定损”等。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