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五月的一个温暖春日,云南冬樱花的种子开始了它们在太空的奇幻之旅后的新旅程。在玉溪市华宁县的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基地,这些珍贵的种子被播种,标志着我国首例云南冬樱花太空育种的关键一步已经迈出。
播种的现场氛围热烈而庄重,细雨如诗。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云赋和员工们满怀热情地将一粒粒冬樱花种子小心翼翼地播种在容器袋中。据王云赋介绍,这批种子在科学养护下,大约半个月就能破土出苗。当苗长到约一米高时,就可以进行移栽培植,预计三年后,这些花朵将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据了解,我国的樱花苗木种植生产面积已达60万余亩,虽然已有200多个樱花新品种被授权,但真正具有显著推广价值的却不多。太空育种是一种借助太空的特殊环境如微重力、强辐射和超低温等来诱发种子基因变异的创新育种方法。与传统的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具有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的显著优势。太空的诱变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因此地面的选育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回溯至2024年,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的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同年,该卫星的返回舱成功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返回,而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精心挑选的云南冬樱花种子也随同返回。这些种子是我国首次进入太空育种的云南冬樱花种子,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云南是我国野生樱花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云南冬樱花是云南特有的观赏品种,是唯一在冬季开花的品种。王云赋对这批经历了太空育种的云南冬樱花种子寄予厚望。他表示,接下来将紧作项目参与单位,对它们的生长过程进行全面的观察、稳定性观察、评价比较等一系列严格的科学测试,以筛选出更优异的新品种。
项目合作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的关文灵教授表示,下一步将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形态学、细胞学、生理生化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对变异植株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它们适合种植的区域和环境,为大规模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