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年十二个月

为什么一年十二个月

在我国,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虽然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但其背后的原因却鲜为人知。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腊月的由来及其相关的传统习俗和禁忌。

一、腊月的起源与腊祭、猎祭

腊月这一称呼,与古代的腊祭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礼记郊特牲》记载,古人常在年底举行腊祭,以庆祝农业丰收,用收获的果实和猎物进行祭祀,感谢祖先和神灵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祭祀活动主要在十二月进行,因此十二月也被称为“腊月”。

腊祭也与猎祭密不可分。因为腊祭的祭品大多是而来的动物,所以猎祭成为腊祭的重要部分。“腊”与“猎”互通,都有之意。而且,猎与腊在时间上相同,都是在年底十二月份,这时天寒地冻,是的好时机。人们在准备腊祭时,一般要先,将捕获的动物作为祭品。

二、历法与民间的传说

根据农历,一年被分为十二个月,十二月正好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是新旧交替的节点。由于腊祭在十二月举行,所以十二月被称为“腊月”。秦始皇统一后,制定历法,明确将十二月称为“腊月”,这一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腊月”来自于“干肉”。因为“腊”的本义就是“干肉”。农历十二月天寒地冻,正是百姓熏制腊肉以备过年的时候,因此十二月被称为“腊月”。

三、腊月里的禁忌

腊月里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禁忌。禁说不吉利的话,比如“穷、死、累、饿”等词语最好避免使用。要禁损坏物品,特别是腊月二十四后,家里的碗、盆等物品不能破损,否则会让家里的财神流失。还有禁婚嫁、忌大声说话、忌破土搬家等禁忌。在腊月里搬家的行为被认为会带走家中的财运和福气。同时传说各路神仙和祖先要回家接受祭祀,如果这时搬家可能会让他们迷路引起不吉利的后果。祭祀前也要检查自身衣物是否完整洁净庄重,避免破损衣物引来灾害。在送礼方面也要注意避免送鞋因为“鞋”和“邪”同音可能会给他人带去厄运。总之在腊月里要遵守传统习俗和禁忌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为什么一年十二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