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使用手机、U盘或内存卡等设备时,有时会发现它们的实际容量比标注的容量要小,这让许多人以为是商家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但其实背后的原因远不止于此。
以小米3手机为例,刚上市时,有用户注意到其标注的16G版本实际可用空间只有9.8G,引发了用户的广泛关注和疑惑。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国产手机中也普遍存在。针对这些疑惑,ROM基地为大家进行深入分析。
导致存储空间显示与实际不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储单位采用的算法不同。为了方便计算,储存器厂商常采用十进制算法。按照这种算法,1GB实际上只有约0.93GB,与标注的容量相比少了近7.3%。这意味着一张标注为16GB的内存卡或存储芯片,在手机和电脑上显示的可用空间只有约14.9GB。这是导致手机存储空间显示与实际不符的主要原因。除了手机,这种情况在内存卡、U盘和硬盘等储存设备上也是普遍存在的。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该理解这是由十进制算法导致的,而不是商家的问题。
手机的系统也会占用一部分空间。对于安卓手机的存储空间,除了系统文件外,还有用于安装程序的空间和用户数据文件存储的空间。以小米3为例,其存储芯片被划分为三个部分:系统保留部分、安装程序部分和用户数据文件存储部分。其中,用于存储用户数据的部分约为9.8G,这是手机真正显示可用的空间。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其他安卓手机。
至于为什么很多厂商不支持扩展内存卡,除了提高数据读取效率和减少故障考虑外,还有利润方面的因素。增加手机内置存储容量的成本并不高,而销售时却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从而产生较大的利润。许多手机厂商选择不支持扩展内存卡,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ROM基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手机存储空间的深入分析。如果读者觉得本文有用,不妨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OM基地自2011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最新的资讯和实用的信息。如果你对ROM基地的资讯感兴趣,可以通过底部点击“ROM基地”订阅媒体头条,或联系他们的微信公众账号“shuajidashi”进行咨询和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