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用的是什么发动机

奔腾用的是什么发动机

在全球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下,发动机的研究方向已经从单纯追求动力性转变为追求燃油经济性。而在这个转变中,“热效率”这一概念正逐渐受到关注。

在日本市场,由于消费者对油耗的敏感度和测试规程的严格性,热效率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普及。而在,随着各路宣传口径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了解并关注这一指标。预计在未来,“最大热效率”将成为继“最大功率”、“最大扭矩”之后的第三大性能指标。

那么,究竟什么是热效率呢?对于消费者来说,油耗是判断一款车是否省油的标准。单一地看油耗并不能全面评价一款发动机的经济性。因为不同排量发动机的油耗表现差异较大,不能直接对比。我们需要一个更精确的指标来评价发动机的经济性,那就是BSFC(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即燃油消耗率。

BSFC代表了发动机每小时输出1kW能量所消耗的燃油质量,单位是g。这个指标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消耗情况。而热效率,通俗地说,就是发动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它与BSFC之间有着一定的换算关系。

以丰田的2.5L A25A发动机为例,其热效率表现非常出色。在EPA的测试中,该发动机在特定转速和扭矩下达到了最大热效率39.8%,这一水平在2020年全球量产机型中属于顶尖水准。

而在国内,也有一款发动机的热效率表现引人注目。奔腾T77 PRO搭载的4GB15TD发动机就获得了“能效之星”001号认证,最高热效率达到39.06%。这款发动机采用了多项技术来提升热效率,包括米勒循环、高压缩比、超高压直喷系统、智能热管理模块等。

拥有高热效率的发动机并不意味着搭载该发动机的车就一定很省油。因为在实际使用中,车辆的油耗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驾驶习惯、路况、车辆重量等。高热效率仅仅是提升燃油经济性的手段之一,最终目的还是降低油耗和提升排放性能。这需要整个车辆开发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最大热效率”还是“最大功率”,最终关注的还是车辆的实际表现。在新能源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自主品牌的传统内燃机研发同样值得关注。奔腾及其他认真努力的自主品牌们在这个领域的投入和成果值得我们点赞。


奔腾用的是什么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