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嘉禄笔下的猪脚黄豆汤是一道充满怀旧情感的上海老味道。每逢冬季,家庭主妇们便会炖制这道汤品,炖得酥而不烂,汤色乳白。黄豆选用东北大青黄豆,口感糯,回味带甜。当年黑龙江知青回沪探亲时几乎都会带上一袋这样的黄豆。猪脚在上海被称为猪脚爪,民间认为前脚比后蹄更为强壮有力,而购买蹄髈时人们多选后蹄,因其骨头小、皮厚肉多,无论是炖汤还是红烧,口感更佳。
寒冬腊月,特别是冷风吹拂刺骨的日子,一锅热气腾腾的猪脚黄豆汤在桌上,一家老少围坐其间,暖意融融。记得我年幼时,在我学龄前,妈妈带着我参加里弄生产组的聚会,我目睹了上百人聚在一起的工作场景。一天,我被托付给楼下邻居照看。邻居家的两位老太——大脚阿婆和小脚阿婆,她们曾住在一起共度风雨。她们的儿子女儿都已成家分开居住。
在大脚阿婆的照料下,我度过了一个有趣的午后。她告诉我她要做猪脚黄豆汤给我喝。然而一连三天,每天只有一碗饭浇上一勺汤和十几粒黄豆,却始终不见猪脚爪的出现。我只能从彩色卡通画册中度过这个时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吸引了我。那些日子里,我也开始接触到了一些连环画和布料样本等书籍和物品。
直到后来,我才真正品尝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碗猪脚黄豆汤。对于那时的味道我已经记忆模糊,反而是白雪公主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如此,我对猪脚黄豆汤的喜爱一直持续着。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我常常能够吃到这道美味佳肴。我发现像我家附近的某些饭店并不提供猪脚爪这道菜。但在熟食店里却总能见到它的身影。有些老师傅告诉我猪脚爪的制作麻烦且易失手。在家时我会与妻子一同烹饪猪脚黄豆汤。我认为制作的关键在于不能使用高压锅,而应使用传统的宜兴砂锅或陶瓷锅来小火慢炖以确保口感。我也会尝试做些与猪脚相关的其他菜品以满足口味的变化并满足家庭的需要。广州的猪脚姜和白云猪手东北的酸菜炖猪脚以及北京的卤猪脚都令人难以忘怀但最令我怀念的还是当年在大脚阿婆那里品尝到的猪脚黄豆汤的味道和它所带来的美好回忆每当想到那道菜总会勾起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现在只能感叹时光流逝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并感慨岁月带来的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