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保鲜层温度得设个多少度最合适?

冰箱保鲜层温度得设个多少度最合适?

专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科医师郭纪锋:冰箱里的“隐形杀手”——特菌

近日,河南驻马店市的李女士因突发剧烈头痛被紧急送往医院,最终被确诊为特菌感染引发的脑膜炎。这一病例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冰箱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科医师郭纪锋透露,李女士可能因为食用冰箱中解冻的冷冻肉而导致感染,尽管肉已煮熟,但在处理过程中可能因手部污染造成了感染。

近期关于特菌感染的事件频频发生,包括孕妇因食用冰箱里的蔬菜沙拉而险些,以及一位老人因食用冷藏蛋糕卷不幸去世的悲剧。这些事件都指向同一个“冰箱杀手”——特菌。郭纪锋医生指出,特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极强的耐寒性,能够在冷藏环境中存活并繁殖,甚至在冷冻条件下也能长期存活。这种细菌常常潜未经充分加热的肉类、乳制品以及即食沙拉中,通过食物处理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传播。

郭医生强调,虽然健康成年人在感染后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症状如腹泻或等,但对于特定人群如孕妇、新生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癌症、糖尿病患者),特菌可能引发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或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该菌感染的潜伏期可长达三周,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容易被忽视。

为了有效防范特菌的威胁,郭纪锋医生提醒大家改变“冰箱万能”的错误认知。他强调冷冻并非永久的保鲜方式,不同肉类的安全储存期限各不相同。科学的食品存放和处理方式至关重要。生熟食品必须严格分离,建议将生肉置于冰箱下层,避免血水污染其他食物。烹饪时确保食物达到足够的温度和持续时间以彻底杀灭特菌。定期清洁冰箱,保持冰箱门的密封性良好,避免频繁长时间开启冰箱门。

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特别需要注意避免食用生食、软质奶酪、未灭菌乳制品及预切沙拉等高风险食品。只有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特菌这一“冰箱杀手”的威胁。


冰箱保鲜层温度得设个多少度最合适?